栏目简介:“首席谈|趋势直击”为第一创业总部市场研究部刘利恒的个人专栏,本栏目旨在洞悉趋势性机会、塑造投资逻辑和挖掘金股机会,更好地服务订阅客户。欢迎关注。
“1.大基金和5G基建题材是目前科技板块的最后两道防线。
2.国内半导体指数已跌入前浪地点,呈60日线筑底态势;国外费城半导体指数跌幅较大,安全边际较高。
3.大基金方面,材料、设备具有短线机会;5G基建方面,可对规划设计、通信设备、光纤线缆的相关标的保持关注。”
话题:受国外疫情和原油争端影响,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先是在20日线附近震荡,后在外盘科技股大幅受挫的冲击下快速下跌,目前呈现出了在60日线筑底的态势。科技板块能否企稳回升的关键在于“大基金”和“5G基建”这两大题材能否保持强势并形成产业链的传导,从目前来看,大基金题材的力量言之尚早,但5G基建题材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我们先讲一下科技板块这两道防线是什么:
大基金(以半导体材料为主):大基金二期拟在三月底前开始实质性投资,并已率先完成对紫光展锐的22亿投资。市场对大基金二期将重点投资材料和设备领域形成了一致预期,并且,日本疫情仍处持续恶化趋势(日本控制全球半导体材料超过50%的市场),故此,目前市场认为半导体材料将受益于国产化替代而大爆发,进而使得相关标的涨势凶猛。
5G基建(以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为起点):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助力下,5G基建题材已表现出持续两周的强势。我们清楚地看到5G基建题材的爆发点已经从中游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向上游通信设备行业延伸,并且,在上游通信设备行业中,强势点已不单单是通信设备,光纤、线缆、连接器、光模块等标的也逐步崛起。
现在科技板块到底跌没跌“到位”?
从国内的半导体指数来看,我们发现近期底部(3月17日)对应于2月4日的柱体内,2月3日为过年后开盘的第一天,2月4日为半导体上一轮行情的开始。上一轮半导体板块的大涨源于对2020年电子行业复苏的美好预期(展望了1-2年),我们并不认为在当下的时点后推1-2年,国产科技厂商的业绩会有过大的差距,因为,国内科技厂商已基本实现了实质性复工。
从国外的费城半导体指数来看,我们发现近期底部(3月18日)对应于2018年12月4日和2019年1月24日的柱体内,已经跌破了2019年5月29日的上一浪低点。2018年2月4日到2019年1月24日之间的洼地在于供过于求,而目前所面临的状况是供需两弱,即至少产品价格不会过度下跌。倘若国外疫情不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我们认为当前的位置已然形成了较好的支撑。
推荐下应当提前布局的方向:
大基金题材的“钱”景在于“想象空间”:由于大基金题材是针对国产化替代而进行的长期战略布局,短期来看,相关厂商的业绩增速可能相对不明显。
(1)材料、设备:受国外疫情影响,电子板块的需求端急剧萎缩,半导体产业链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伤。就短期而言,对业绩表现依赖度过高的存储、面板、消费电子行业可能表现将相对低迷,而受益于产能转移和国产化替代的材料、设备行业所受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5G基建题材的“钱”景在于“基站进程”:5G基建的看点在于政府推动下的基站建设速度,短期来看,增量空间较为确定、业绩兑现较快。相关热点如下:
(1)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目前,5G基建尚处建设初期,对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的需求快速增长且业绩兑现较快。但由于相关标的前期涨幅过大,我们推荐待短期回调后再进行布局,并对相关标的的二季报业绩预告给予一定关注。
(2)光纤、线缆、模块器件:受2019年供大于求而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光纤光缆价格已触及厂商成本,下游厂商继续杀价动力不足,预计随着5G基建需求的带动,过剩产能将逐步被消化,之后价格有望企稳。由于部分相关厂商同时具有特高压题材,股价涨幅较大,建议逢低布局。
风险提示:国家相关政策产生变化的风险;业绩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避险情绪持续高涨的风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