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妈妈别打了,我不买了”,6岁女儿被教训,坐在地上求妈妈放过

“妈妈别打了,我不买了”,6岁女儿被教训,坐在地上求妈妈放过

"妈妈别打了,我不买了",6岁女儿痛哭求饶,失控家长让人无奈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伤心与快乐中度过,有时候为了买一个玩具,可能就会和父母闹翻,太过于执着不仅不能够得逞,还会遭到父母的打骂,后来我们才知道,撒娇并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坐下来讲道理才管用。

很多孩子就这样跌跌撞撞走过了童年时代,父母含辛茹苦的教育,让孩子变得懂事,但是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好的方法,而是单纯发泄情绪,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优优在四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因此在她的童年时代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关怀,优优经常感到孤单寂寞,但是又找不到玩伴,所以她非常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芭比娃娃,陪她一起唱歌、跳舞、睡觉觉,这样她就不再是一个人了。

上次妈妈带着优优去超市,走了没多久就看见超市的货架上有一个洋娃娃,优优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洋娃娃,心里充满了渴望,于是就对妈妈说:"我想要这个娃娃"。

妈妈看了一眼货架上的商品,价格非常昂贵,而且优优家里已经有一个娃娃了,于是果断拒绝了优优的要求,拖着她往前走。

优优对妈妈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有这个娃娃,我也想要一个,妈妈你就给我买好吗?"

妈妈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自从离婚之后,他的情绪就一直很不稳定,今天刚好又碰到了糟心事,看到女儿这么不听话,想都没想一巴掌就打了过去,还不停地骂优优。

优优趴在地上边哭边说:"妈妈我不买了,不要打我了",路人看到这样的场景都觉得非常心酸,毕竟孩子还小,这样打会不会出问题,于是有人开始上去劝开了妈妈,让她不要再打孩子了。

就这样,优优没有得到自己心仪的娃娃,就被妈妈带回家了,这让她非常伤心难过,不仅仅是因为被打的疼痛,更是因为妈妈的无情和冷漠。

其实每个家长心里都应该清楚,教育孩子不能仅仅依靠暴力,更多地应该用爱去感化,或许打骂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效果,可对孩子而言打击却是巨大的,很有可能留下终生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那么,父母采用情绪化教育孩子,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呢?

1、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在家庭中,最有发言权的永远是父母,孩子只有听话的份,所以孩子一旦犯下错误,面临的可能就是家长的"拳打脚踢",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他们变得畏畏缩缩,不敢挑战权威,把父母的话当成金规玉律,一个失去自我的孩子是不会有自信的。

所以我们也看到,经常打骂很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孩子从此抬不起头,变得不敢在人群中说话,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这样的心理会一直持续到他们成年。

2、 孩子可能会被欺负

最近几年,校园霸凌的事件层出不穷,而那些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往往比较胆小怕事,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家长,每次被别人欺负之后,只会在心里默默承受,只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这种情况,在家里被父母打骂,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这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所以,打骂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从此变得胆小怕事,遇到任何人和事都采取忍受的态度,长此以往下去,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3、 对亲情失去信心

在家庭中,孩子渴望爱与被爱,如果这样的想法无法得到实现,就会慢慢对亲情失去信心,最后变得不相信家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在家庭中一直扮演忍受的角色。

父母的打骂,会让他们觉得家庭没有了温暖,于是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是家长情绪化教育带来的负面效果,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成长,就应该用更多的理智去面对孩子,这样他们才会感觉到家庭的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72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