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全国爱肝日,把握春季养肝时

全国爱肝日,把握春季养肝时

在复杂精密的人体构造中,肝脏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内脏器官。

它是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分泌胆汁、解除毒素、储存糖原、合成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还参与免疫防御、凝血等机制,以维持人的生命健康。


肝脏没有疼痛神经,在刚开始受到一定的打击和损伤后,因其具有比较强大的代偿功能,所以忍辱负重,不吭一声,继续耕耘。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其实肝脏损伤已经十分严重了。所以肝脏也被人称作为“沉默的大将军”

肝脏受损的身体提示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以下不适,则很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受损,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诊治:

皮肤、巩膜、尿液发黄:肝脏出现问题时,胆红素代谢不畅,就会出现皮肤、巩膜、尿液发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如果发现面色发黄、眼黄、尿黄等情况,就要警惕是否出现肝脏问题。

恶心、呕吐、厌油:肝脏是强大的消化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就会相应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油等不适,很多时候容易被误解为肠胃炎。

肝区不适或肝区疼痛:排除外伤因素后,出现肝区不适或疼痛需引起重视。

乏力:肝脏是提供能量的器官,肝脏受损后多数会出现乏力症状。

出血:肝脏参与凝血机制,如果肝脏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肝脏疾病

每年常规定时肝功能检查必不可少。

而对于有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这类慢性肝病基础的人群,则需到正规的医院和专科进行检查和诊治,遵医嘱用药治疗,并于3-6个月内定期复查肝脏情况。

1、不酗酒

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级致癌物,同时也是造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的罪魁祸首。

控制酒精摄入,不酗酒,是预防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

2、不滥用药物

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分解排出体外,滥用或不正确服用药物有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引致药物性肝炎甚至肝衰竭。所以,大家在使用处方药物时必须经过专业诊疗后开具处方并遵医嘱服用。

3、不生气

老话说“怒伤肝”。在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4、少吃腌制品

比如霉变食物含黄曲霉素,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建议尽量少食腌制食品,如酸菜、咸菜、咸鱼等。

春季养肝需要注意什么?

  • 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从中医角度,春天正值万物生长向上的时节,草木欣欣向荣。肝脏属木,主升发,春芬木旺,春天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机。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有助脾胃运行、促进气血运行,还可藏血,“人卧血归于肝”。所以春季,宜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养肝之道。

  • 调养情志,身心舒畅

肝性喜顺畅豁达,而“怒伤肝”。怒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损伤肝脏。故养肝之道,还在于调情志,莫生气。大家可以适当听一些优雅缓和的音乐,以缓解情绪,使身心舒畅。

  • 多吃绿叶蔬菜

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容易上火,如有的人舌红苔黄、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

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油炸食品)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薏苡仁、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香蕉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9754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