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建国前,孙中山欲将此地作为中国首都,学者:原来孙的野心这么大

建国前,孙中山欲将此地作为中国首都,学者:原来孙的野心这么大

一个国家的首都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在这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都能够体现出来。很多人都说看一个国家怎样,只要去看看它的首都就可以了。在中国更是这样,中国5000年的历史当中,有很多城市都曾经做过某一个朝代的首都,因为这个朝代的兴衰更替,首都也与这个朝代的命运同步。

民国时期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孙中山先生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华民国的首都是怎样确立的,似乎很少有人提及,对于这个问题孙中山先生,包括当时建立中华民国的许多大人物们都非常的纠结,因为中国的首都城市实在是太多了,中国的城市就更多,首都建在哪里就决定了中华民国经济命脉在哪里,文化瑰宝在哪里,所以决定首都这件事情一定要慎重,但是孙中山对于首都战略也是有所规划的,这其中包含了他的野心。

首先对孙中山提先生提出首都问题的是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他后来在他的书中记录了当时与孙中山先生交谈的过程与大体的内容,使人们能够更加细致的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想法。在章太炎先生的记录当中,我们能够看到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国首都的问题非常的重视,他将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全部都翻阅了一遍,对于这个城市的交通,资源,环境以及地理等方面的因素,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虑。而章太炎先生也对孙中山先生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应该定都于武昌。

章太炎先生给的理由是,武昌的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它靠近长江,而且东边就是江浙地区,北面就是襄阳地带,交通十分的便利,有铁路,有水路。而且这是一个全新的城市,不会有太多的利益纠纷。同时章太炎先生也觉得绝对不能将首都定都于北京,因为他认为北京的势力实在是太过于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牵扯到某些方面的利益,而对于定都这件事情一定要万全才可以。而对于十三朝首都南京章太炎也并不看好。他觉得太平天国当时定都在南京,但是没有成就大的事业,南京的环境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根本比不上武昌。

对于章太炎先生提出的意见,孙中山先生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他来说,武昌虽然是一个新兴的大城市,但是他想要建立的中华民国依旧是太小了。武昌虽然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从地理上来说可以辐射到全国,但是交通却并不像章太炎先生所说的那样便利,对于边疆地区以及东北三省的控制太过于弱小。所以当时孙中山给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将首都定渡于伊犁。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因为从古至今所有的朝代都没有将首都定都于西部。孙中山先生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定都于伊犁可以牵制蒙古新疆等地区,而且伊犁位于整个亚洲大陆的中心,可以方便与其他亚洲国家联结。中国古代因为太过于放松西部地区,而经常遭到敌人的进攻,西域还曾经多次失守,中华民国应该引以为戒,定都于伊犁可以很好地看守西域地区。

从孙中山先生的畅想中,很多学者表示,原来孙中山当时的志向和野心有这么大。在他的想法当中,中华民国不单单是一个拯救中国人民与水火当中的国家,而且还应当是一个可以称霸亚洲走向世界的国家。但可惜的是孙中山先生这么伟大的愿望,却并没有实现。

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不久,孙中山先生就将总统的位置让位于袁世凯,根据袁世凯的决定,中华民国政府最终将首都定在北京,孙中山先生定都伊犁的想法也就这样破灭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94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