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脑梗死的旧称,属于脑卒中的范畴,是情况危急的脑血管病变。
我国每年有150万到200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例,其中70%属于脑梗死。
说简单点,脑梗死是因为受血管供血的脑组织迅速坏死,而原因就是脑血管被堵住。
下面,“问上医”就详细为您介绍这种可怕的疾病。
脑梗死的定义是什么?
脑梗死,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因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也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脑梗死发病后,脑组织局部由于缺血、缺氧会迅速病变导致坏死,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更严重的会导致肢体偏瘫、大小便失禁、失语、甚至昏迷等症状。
这5种人群对容易引发脑梗,平时生活需多注意
1、高血脂
尤其是胆固醇超标的高血脂患者,动脉内斑块较多。
2、高血压患者
脂质斑块易被冲脱,脂质斑块并非是悬挂在动脉表面的外来物。如若遇到高压血液的冲击,脂质斑块易被冲脱,机体会自行判定是血管破裂,“伤口”处就会制造血栓用来保障凝血机制。之后,随着血液流动,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血栓。若血栓卡在脑部动脉,时间一长,就会引发脑梗死。因此,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脑梗死。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塞,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几倍,主要发生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
4、心房纤颤患者
正常情况下,当某些因素使心房跳动的频率极不规则时,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就不能按顺序收缩,无法持续单一的运输方向,而是毫无规律的流动,这样会提高血栓形成的几率。
5、肥胖、久坐的人
易出现静脉血栓,也易出现脑梗死中。
如何有效预防脑梗死?对症下药才有效
如上段所述,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栓形成的措施,就是预防脑梗死的好方法。
对于尚未出现这些疾病的人而言,要做到保持健康体重,少吃精制主食、少喝酒、多运动。
对于已经出现这些疾病的人来说,则必须在控制好生活方式的同时,及时遵循医嘱吃药控制病情:
- 高血压患者:地平、沙坦、普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 高血脂患者:他汀、贝特类、烟酸类、深海鱼油等;
- 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磺脲类、阿卡波糖等;
- 血栓形成:阿司匹林、波立维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