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广州“女毒王”成众怒焦点,社会毒瘤的背后,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广州“女毒王”成众怒焦点,社会毒瘤的背后,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由于疫情的关系,全国人民被“禁足”了近两个月,随着各地新增数据连续清零,就连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疑似病例都已经清零了,让大家看见了这次抗击疫情的胜利,然而就在大家逐渐开始复工,向着曙光前进的同时,广州传来了一个另个人气氛的消息。



广州在仅仅一天的时间内,就新增了7例输入型确诊病例,让广州的确诊病例数量一跃成为了“全国第一”,成功赶超了武汉。但是还有更恐怖的,因为这7个人之中有一人可能会让疫情再次复燃。

这个人是广东籍刘某,女,24岁。3月17日凌晨确诊为新冠肺炎,现在已经接受隔离治疗。但是当她的行动轨迹被爆出来后,瞬间引起了众怒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焦点。这位刘女士在全世界疫情都泛滥的特殊时期,先是跑到国外瞎溜达,完了又跑回国内,在省外绕了一圈又回了省内,去过的地方之多范围之广,谁也不能确定她到底是在哪一个环节中被感染上的,不过根据严格控制的情况来看,跟出境游是脱不了关系的。

这些天,广州很多企业都已经复工了,地铁上的人群已经出现了拥挤的情况,而刘女士强忍着身体不适还要在拥挤的地铁中穿梭,在家的时候也不闲着,没事就下楼去遛狗,还去宠物店,就连小朋友们玩的秋千都不放过。可以说刘女士的这些行为已经对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有可能让好不容易控制的疫情再次爆发。



刘女士肯定会为她的行为付出代价,但是在她行为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却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明明知道疫情的趋势、明明知道疫情的传播性,还要反其道而行,国内国外的瞎溜达,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个“社会毒瘤”。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算不能成为国家栋梁,但是至少也不能成为“社会毒瘤”被人唾弃,那么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教会孩子什么是责任感。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从4个方面着手

1、自我责任感

幼儿园老师教会孩子们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要学会自立,老师会让班里的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脱衣、自己叠被子、自己上厕所、自己喝水,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能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对自己负责。

很多父母因为嫌孩子行动慢,或者是嫌孩子帮倒忙,什么事都不让孩子上手,吃饭要喂、穿衣要帮忙,甚至连上厕所都要帮着穿脱裤子。这些贴心的照顾,让孩子失去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试问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怎么为社会做贡献呢?不给别人添乱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2、家庭责任感

很多父母心疼孩子,从来不让孩子上手做家务,如果孩子想要帮忙就一句话“你的任务就是学习”,殊不知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责任心,对家庭失去责任感。李玫瑾教授也说过,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物中,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要跟孩子共同来分担,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家中的一员,让孩子知道,自己对这个家庭是有责任的,这样也能增加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拥有家庭责任感的人,成年后的婚姻生活多半也会非常幸福的。

3、集体责任感

孩子上幼儿园后,就会从自我的世界,逐渐转向为集体生活。孩子会开始喜欢跟小伙伴们一起来玩耍,组建自己的小集体。上了小学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集体,班级、学习小组、舞蹈队、合唱团等,孩子们在这些小集体中会学会如何与人接触交往,更重要的是学会集体责任感。孩子会帮助群体中的弱者,或者是共同来承担群体中的任务,正是因为有了集体责任感也有可能让孩子成为集体中的领导者。

4、社会责任感

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当孩子步入社会的时候还能更好的融入其中。很多家长会问,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呢?像我们常说的文明出现就是社会责任感之一。响应国家的号召,遵纪守法,文明出行,鼓励孩子多多参与志愿者的工作以及募捐活动,让孩子知道社会的发展是需要靠大家的。



结语

家长可以利用这次疫情,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责任感,提早锻炼孩子的小肩膀,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扛”责任的人,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加出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21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