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这样吃早饭,血糖会更“听话”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这样吃早饭,血糖会更“听话”

对全国1亿多糖尿病患者来说,管住自己的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糖友”都在抱怨:“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吃,真是一点儿生活乐趣都没有了!”糖尿病患者不仅要计算每天饮食的总热量,还要搞清楚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数,更重要的还要对所能吃的食物“挑三拣四”,的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考虑“吃”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考虑饮食与服药及运动之间的关系,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饮食控制的复杂程度。最近,发表在《糖尿病与营养(Diabetes & Nutrition)》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也许能够帮助广大“糖友”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更加好操作一些。



这篇论文的观点,是从“时间营养学”的角度展开了。该项研究的学者发现,无论健康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就餐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含有同样品质和热量的食物,由于就餐时间和就餐顺序不同,患者血糖升高的程度也不同。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的生理节律有关。我们的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也有着周期性的节律变化。简单来说,我们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早晨时段是最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胰岛素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到了晚间,胰岛素敏感性就到了最低点。



由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我们吃同样的食物,吃得时间越晚,血糖升高的幅度就越高。现在很多朋友由于“太忙”,往往不吃早餐,或者早晨胡乱对付一点;同时由于下班晚,晚餐的时间往往也拖得很晚,还有很多人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进餐时间总体上的延迟,很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的推手之一,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一个潜在原因。正因为这个原因,有专家提出了让糖尿病患者“提前吃饭”的建议:

1、在总热量不变的基础上,重新分配早、中、晚三餐的进餐比例,不妨从过去的3:4:3改成现在的4:3:3;

2、早餐要尽量吃得好一点,可以安排一些碳水化合物比较丰富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质类食物;晚餐则需要吃得尽量简单一些,要少吃那些升糖指数高的精制主食类食物;午餐的食物安排可以介于早、晚两餐之间;



3、尽量将晚餐时间提前一些,更不要推迟吃晚餐的时间,尤其需要改掉吃夜宵的习惯。

研究者们还发现,上述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对于那些需要减肥的朋友们来说,饮食结构的调整也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来做。总之,“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04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