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是中华民国总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正是一批又一批国军们英勇的牺牲,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虽然蒋委员长最终败走台湾,但他依旧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枭雄,在研究他的生平事迹时,我们不禁疑惑,到底是谁,培育出了这一代人杰?
今天,小徽要介绍的正是蒋介石之母——传奇女性王采玉的故事。
1863年,浙江奉化市嵊县葛竹村王家诞生了一位身世坎坷的女孩。
父亲王有则饱读诗书,十分精明能干,先是在当地贩卖土产,又在皖南、浙西招集流亡人口,开垦战乱弃留的荒地,这样一来,一家人越来越富有。
出身富庶的王采玉,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识字,生活无忧无虑。
然而好景不长,1882年王有则去世,丢下了年幼的她和两个弟弟,一个弟弟嗜赌成性,另一个患有精神病,一时间,王家陷入了困境。
好在,王采玉聪明伶俐,还精于女红,用一双巧手,做起了针线活,来勉强贴补家中生活。
为了改变家中的窘境,母亲偷偷给采玉安排了一门婚事,王采玉无奈嫁给了隔壁村家境还不错的竺某。
一开始,夫妻俩相处还不错。但时间久了,性情暴躁的竺某还是暴露了本性,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对采玉大打出手。
一直熬到第二年,王采玉生下了一个男孩。生活刚刚有了盼头,厄运却突然降临,不到数月,孩子突患急症,不幸夭折。
很快,曹家田一带发生时疫,一连死了数人,丈夫竺某也染病而亡。
突遭“丧夫丧子”之痛,王采玉悲痛欲绝。最令人心寒的是,邻居们不但不安慰她,还冷言冷语,说她“面有克夫克子之相”。一时间,无奈的王采玉只好选择回到娘家。
在娘家过了一段时间,恰逢葛竹附近金竹庵的一个老尼病死了。母亲姚氏信佛,听闻后,叫采玉一同料理丧葬事宜。
心如死灰的王采玉,遇此机会,立刻提出了要削发为尼的请求。金竹庵的首事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便收留了她。
在金竹庵,虽然素菜淡饭,但22岁的王采玉却过的十分安稳。没有闲言碎语,没有异样的眼光,王采玉感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她萌生出在此以了一生的想法。
好在,王采玉有一堂兄王贤东是蒋家玉泰盐铺的老伙计,受蒋肇聪信任,掌管店务兼司账务。
蒋肇聪不幸丧妻,妻子孙氏去世后,一直唉声叹气,郁郁寡欢。蒋肇聪的模样,让王贤东想到了一人独撑家门,艰辛凄苦的王采玉。
为了撮合两人,王贤东特意请假回家,路过金竹庵,借故探望在庵中修行的王采玉。
就这样,在王贤东的介绍下,23岁的王采玉还俗再嫁。
两人刚结婚时,引来了无数人的议论,蒋肇聪大了王采玉22岁,两人算是老夫少妻。
好在,双方都经历过丧子丧偶之痛,反而惺惺相惜,感情越来越好,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蒋中正,即后来家喻户晓的蒋介石。
王采玉勤俭持家,还是个孝女,嫁入蒋家后,不忘资助娘家老母和两个弟弟,一时间过的还算安稳。
可惜,好景不长,1895年,蒋肇聪染上疫病去世,32岁的王采玉再次守寡。丈夫离世后,次女和次子也相继夭折,绝望的采玉只好将长子当成了唯一的依靠。
从此,治家理店、养育儿女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一人肩上。
许多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倔强的王采玉却一手撑起门庭,还很有先见之明送蒋介石去读书。
小小的蒋介石自幼聪慧过人,在学校名列前茅,村里人纷纷称赞他,说他将来定能考个秀才、举人,或许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为了栽培儿子,王采玉煞费苦心,还托媒人为蒋介石迎娶了大家闺秀毛福梅。娶了新媳妇后,采玉还将封建礼教中熏陶出来的媳妇送到了新女校就读。
到了考科举之时,蒋介石19岁,这一年,懦弱无能的清朝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只好对内加重剥削,下令各地无主滞纳的田赋,由甲首(首富)和中户摊赔,蒋家正是被摊赔的人家之一。
然而,一些狡猾的富户与征收田赋的庄书勾结,欺负蒋介孤儿寡母,对蒋家赋税特别苛派。
王采玉不胜负担,据理力争,不料,差役把蒋介石捆拘到县关押,勒令交纳后方释放。
在困境之中,王采玉还不忘勉励孩子发愤上进,将来做出有利于国于民的事业。
清政府的残酷剥削,使得各地的反清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为了挽救危难的中国,许多有志之士不惜出国留学。
遭此一难,年轻气盛的蒋介石对腐朽的政府十分厌恶,于是自发剪去发辫,决心出国学习军事。
蒋介石的举动,立刻引来了邻里乡亲和至亲好友的鄙夷,他们认定老蒋是“大清的叛徒”。
重重反对阻碍之中,只有王采玉一人支持了蒋介石的做法。
虽然不舍孩子远赴重洋,但她却称赞儿子志向远大,将来定能出人头地。王采玉不顾一切劝阻,,毅然决然的为蒋介石收拾行装,筹措资金,将孩子送到日本留学。
蒋介石参加革命后,有一段时间,成为了北洋政府和袁世凯通缉的罪犯,蒋几次回乡避难,乡里人都对他避而远之,生怕受到蒋介石的牵连。
唯有王采玉泰然处之,用瘦弱的身躯给蒋介石撑起一片避风港。
王采玉一生凄苦,一次次的不幸没有击垮她,在旧社会的压迫下,她不断地挺起自己的脊梁,着实令人钦佩!
最终,蒋介石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了中华民国的总统。
可以说,没有母亲王采玉,就没有一代枭雄蒋介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7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