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之际,依据国家和各地食品安全抽检公告,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酒类不合格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酒精度不达标、被检出甜蜜素成为酒类不合格的前两大原因,生产不合格酒类产品的多数是中小型酒企。
本次收集并统计国家和各地食品安全抽检公布的不合格酒类共167批次,其中酒精度不达标129批次,占比77%;检出甜蜜素29批次,占比17%;另外其他不合格产品检出氰化物超标、铅超标、甲醇超标、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违规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
酒精度不达标成为酒类产品不合格的主因,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时,100毫升白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酒精度是白酒的一个理化指标,含量不达标会影响白酒的品质,原因或是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造成检验结果偏差,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以致不合格,或是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
有的产品酒精度检测值甚至为零!
据2020年2月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公告,周口市河南鲜汇美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睢县颐生堂酒业有限公司委托商丘天润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青柠味伏特加鸡尾酒(预调酒)标准规定酒精度为3.8~5.8%vol,但实际未检出酒精度。
02、近两成不合格产品检出甜蜜素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甜蜜素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在酒类产品尤其是白酒中禁止使用。
一些厂家为掩盖低品质酒中的苦涩,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的口感,违规添加甜蜜素等甜味剂来调节风味,或者购入了含有甜蜜素的基酒为原料生产加工所致。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导致酒类不合格,例如酒中氰化物超标可能因为使用木薯食用酒精勾兑制酒,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山梨酸、苯甲酸及其盐均属于防腐剂;而检出甲醇超标可能是使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用于勾兑制酒;而铅(重金属)超标可能是生产设备或生产环境带入。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不合格酒类产品统计
酒友们,记住这些酒以及酒厂名字,买酒的时候慎重选择!既然战胜了新冠,那就更要注意身体健康,远离劣质酒,且喝且珍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7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