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春日里的思念剪不断理还乱,说尽千言万语,终究抵不过一个愁字

春日里的思念剪不断理还乱,说尽千言万语,终究抵不过一个愁字

春天给人的意象是美好的,到处都充满生机,新鲜的生命让世界焕然一新。人们沉醉于满目新绿,沉醉于万紫千红,也沉醉于芬芳四溢。

常说诗人伤春美人悲秋。诗人是易感人群,容易被眼前景物感染,容易感动于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于景物一吐而快。千百年来万千人也说不尽的春日盛景,在某些诗人笔下,除了生动明艳和欢畅愉悦,还有思念、忧愁、无奈甚至是悲伤。诗人在美丽的春景中寄托着自己的无限情愫,在春景的衬托下,越发让人无法释怀。

相思(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应该不是恋人之间独有的情怀,朋友之间,亲人之间,都可以有相思。而诗人用红豆来寄托思念,诗中那种没有确定相思对象的思念,更显落寞忧伤。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莫名的伤感往往最具杀伤力。

闺怨(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锦衣玉食的生活当然美好,但与心上人离别的痛,却是任何物质都弥补不了的伤。诗中的女主显然很享受自己的生活,而春天的娇杨嫩柳却让她意识到没有爱人陪伴的孤独。好在她不用为生计发愁,总要强过那些既要劳作又要忍受与爱人分离的贫家少妇。看来愁也是相对的,人生只有更愁,没有最愁。

踏莎行(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闺中少妇相思,游子也同样被相思折磨。这样的游子是可爱的,也值得家中人的惦念。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说,那就是没有在外面拈花惹草而忘记家中的糟糠之妻。像诗中这样双向的相思,无论对于哪一方,都是值得的。相思虽然痛,但也是一种相知,也是一种幸福。而专属于两个人的相思,其实是一种心心相印。

生查子 其一(唐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自古道相见时难别亦难,因为深知别离后的相思苦,故而离别之际,最是让人心痛和不忍之时。行程已计划好,不走不行,或为生计,或为功名,总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临别的嘱托反复叮咛,“记得我,记得我的绿罗裙,想着我,想着……关于我的一切都要牢牢记得。”春天的花还在开,却没了赏花人的陪伴,春天又多了一朵让人怜惜的女人花。

清平乐 (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不是一位好皇帝,却是一位公认的写词高手,一位写愁的圣手。他的名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对于他来说,后半段人生中的愁,何止停留在春天里,而是一年四季的愁,是年复一年的愁,所以他用春草来比作愁,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于家国情仇交织在一起的亡国之君,将自己的爱恨情仇注入词中,对于他是无法排解的痛,对于品读者来说是带血的享受。如果说皇帝是古时最大的职业经理人,那么造化弄人,让李煜入错了行。

踏莎行(宋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一样的春风春花,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更不一样的忧愁。春风吹过水面,产生不同的江湖,有人是风正一帆悬,有人是欲济无舟楫,有人是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人是野渡无人舟自横。象秦观这样,没有第一种人的幸运,却综合了后面三种人的不幸。仕途不顺,郁闷消沉,又不能在困难面前变得坚强,所以他无端发问,看似应该有解的事情却无法回答,而自己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世上的事,有的可以找到原因,有的可以预测结果,但没必要理清所有事的前因后果。有些烦恼,不论你是否去寻,它就在那里,你不去打扰它,就让它安静地独处好了。不是遇到的所有问题,人们都有办法解决,解决不了那就绕着走呗。

​人生如白驹过隙,何必非要自寻烦恼,一旦寻到就必然会生出愁来。春天本是美好的,何不把把精力用来享受这一去不返的好时光呢。别再因为一个愁字,浪费了大好光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4894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