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篇名为“微信最终还是妥协……“的信息引爆互联网。起因是因为苹果公司对APP Store应用审核条例进行更新,并向开发者发送了“最后通牒”的警告信,要求APP Store中的所有应用在4月30日前必须完全适配iOS 13操作系统,其中包括支持Dark Mode和Sign in with Apple。
微信面对苹果的通知,必须在5月前完成适配,否则将面临被下架的风险。对此微信回应宣布与Apple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微信在iOS系统的暗黑模式体验,并表示该功能已经完成开发,将在下个新版本上线。
不难发现在面对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和探索中,很多产品也都在努力探索黑暗模式以提升夜晚体验度。作为持有巨大流量的微信为何迟迟不做呢?微信团队在2019年4月回复:“为什么没有夜晚模式?你的夜晚太宝贵了,我们不忍心占用它,我们也不想成为你半夜醒来看手机的原因。祝你每晚睡得好。”
其实这也非常能理解,作为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一直坚持主张“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所以微信也一直不曾有推送广告,不管是有巨大流量的微信公众号还是正在探索中的视频号和圈子等功能层级都相对较深,而这也是应证了微信的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那么反过来看,苹果为什么要强调应用适配黑暗模式并且需要支持苹果账号登录呢?这无疑是要用更优质的体验来增强用户粘性,作为全球手机界的龙头老大,每一年苹果都要发售几款新手机,而苹果手机之所以能够受到世界各地用户的喜爱和追捧,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自主研发的A处理器和iOS系统。也可以说苹果正是靠着这两项技术,从而让自己不断发展壮大,并成功建立现如今这样庞大的商业帝国,只不过随着处理器和系统的不断更新换带,苹果手机内的各种功能也正面临着不断的升级。
正因为其高质量与追求极致的做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苹果霸权。在2017年国内两家律所在多家开发者的支持下向国家总工商局发起了针对拒绝交易、差别对待、附条件交易即搭售和定价过高等众多问题的垄断举报……我们简单的扒一扒苹果那些个霸权。
适配黑暗模式和苹果登录。由“微信妥协”事件后被公众曝光的苹果要求应用适配dark的UI和苹果账号登录方式一方面提升了用户体验了,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发者和设计者的考验。
iOS内购30%的抽成。App Store上的付费App和App内购,苹果与开发者默认是3/7分成。 但实际上,在某些地区苹果与开发者分成之前需要先扣除交易税,开发者的实际分成不一定是70%。从2015年10月开始,苹果对中国地区的App Store购买扣除了2%的交易税,对于中国区帐号购买的IAP(应用内购买),开发者的实际分成在68%~69%之间。
无故下架APP。没有正当理由下架APP软件、以及不恢复上架甚至是封禁开发者账户。2016年在进行举报后苹果公司先后对应用商店下架逾100万个中国应用,这一数字比其下架的美国应用多了近20万个。
附条件交易即搭售。除了支付宝以外,苹果不允许中国200家的第三方支付系统来进行应用内购买,2016年底前甚至仅允许苹果公司自己的支付系统。
产品维修霸权。虽然相对来说,苹果设备的价格相较同类产品较高,但正所谓物有所值,其带来的畅快体验也是其他设备无法媲美的。但是在被拆机之后的产品不仅丧失了免费维修的权力而且同时也失去了付费维修的权力。
Flash从兴衰走向灭亡。Flash技术在WEB开发中兴盛一时,当时由Adobe引领的网页三剑客是可能是Flash的天下。但是乔布斯非常讨厌它,并且也不允许iPhone使用它。然后随着iPhone(以及随后的iPad)的逐渐普及,Web开发人员不得不创建不必依赖于Flash的网站。那些以ActionScript为生的开发人员也不得不纷纷下岗……
而苹果的未来和以后我们都无权审判和述说,这些年来,苹果与三星、高通、诺基亚等多家巨头展开专利战,抛弃GTAT、Imagination、Dialog等长期合作伙伴的行为。
但是不得不说人家确实是由傲娇的资本和底气,追求机制的产品和体验,用产品的质量和相互配合的生态服务获得大量的用户,同时也不得不承认Apple的产品确实优秀。
本文由作者@Haywardwang 在PMCAFF社区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2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