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行万里路:在“欧洲屋脊”阿尔卑斯雪山,赏够一生的雪景

行万里路:在“欧洲屋脊”阿尔卑斯雪山,赏够一生的雪景

雪景,看这篇就够了。

文章/摄影:南灵岛有小鹿


前情提要:《行万里鹿》系列,是小鹿酱之前去了一趟西欧。此行历经五个国家——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法国,跨越19865公里。


写作太需要热情,你得身体保持不动,把心和神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主题里。你花费时间,耗尽精力,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回报。你也不能去奢求物质和名声的结果。


德国停留太短,工业城市里的人们,严严肃肃的,也不太浪漫。所以请原谅我,让我先写瑞士。我只在零下几度的冬天,见过它,但我如此期待它的四季。


1. 清晨的瑞士小镇,推开窗漫山雪景


为了留住白天的时间多看景色,我们会在清晨五六点起床。欧洲的早餐,通常是咖啡+牛角包,各种培根以及水果。


平常在家一天睡十小时,但旅行在外,我总能活力四射,从来不会觉得疲惫。早上六点,听到清澈的钟声,醒来推开窗,看见的是让我心跳加速的景色。



再厉害的镜头,也比不过人类眼睛的成像效果。美在传达的过程中,比起它本来的样子,必然黯然失色不少。


可惜,但仍要记录。


天光已微亮,泛着淡蓝的熹微晨光褪去,万物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作为行过的人,会对一个地方充满万般美好的想象。

想停留,想永久地停留。只是世界像一个很大的游乐场,怎么甘心只玩了一个滑滑梯,就不再往前走了呢。


身在此地,只想此地,是对的。



这个破破的小木屋,让我想到电影《海蒂与爷爷》。瑞士春天的美景,赏一个月不知够不够。


留在小镇的时间如此短暂,只是睡了一晚,就已经出发,准备去阿尔卑斯山脉。



2. 登顶上欧洲屋脊,赏够一生的雪景


阿尔卑斯山脉的皮拉图斯雪山,海拔两千多米,缆车的路线也分为三段。时间很长,在登顶的过程中,最好是平静下来,把两边的风景细细看过。


缆车轮到我的时候,刚好落单,不过也正好,不必寒暄,可以专注于当下。


大家集合的时候,问起我刚刚是不是一个人,我想,人把自己设定为群居动物,讲究融入集体,组建家庭,就是因为害怕一个人吧。


在我们害怕面对的处境之中,蕴藏太多可以体会的深意了。



你发现了吗?


从雪松和其他树木被雪覆盖的程度,可以判断山的高度。


我们常常以为是创造者的重复,直到我们发现,连任何两片叶子都有不同之处。为了大脑可以轻松一些,我们给植物分科属种,我们给人类贴上国籍、民族、背景、身份的标签。


此时写得轻轻松松,但在拍照的时候,拿着相机的双手戴着皮手套,仍冻到骨头生疼。



雪地上有各种痕迹,车轮驶过的印记,滑雪板压过的印记,不知名动物走过的印记。时间快到十点,阳光又灿烂了几分,用仰望的角度抬头看,光会被折射成彩虹色。


在雪山被开发游览之前,也许这里是某种动物的领地,希望它们没有被打扰。我忘记冬天它们会冬眠,只是看了《地球脉动》,觉得见不着任何动物,有些遗憾。



两次停靠站台,转换新的缆车,继续上行。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登顶。

在这个观景台,我如愿看到那一天里,除了人之外唯一的生物——两只黝黑的我仍不知名的鸟。


它们不是鹰,身形又娇小,如何能飞得这么高。这里的环境对于生存来说,足够恶劣。我期待它,担心它,又好奇它。


在搜索资料的时候,也看到他人的提问:瑞士阿尔卑斯雪山上有一种小鸟,黑色的,叫什么呢?


无人解答。但我会心一笑,日光之下,没有新鲜的好奇,总有人和你的期待,是相通的。


此行的高潮部分来了。

我见到的,是徐霞客也不曾见过的高山雪景。


可是我的眼,我的字,如何也比不过他的。

我只知道云浪翻滚,山顶上是陡峭的岩石,那日光很近,雪晶像灰尘一样在跳舞。


我靠着现代的工具登到最高峰,全程毫不费力。因不费力,从而难以体验它的全貌。汗水体力耐力,什么都没付出,很容易不以为然地,错过应该用心观察的细节。



若结伴旅行,懂得欣赏美的人,心能平静缓慢的人,是更好的。


若是摄影师、诗人、植物学家、作家、画家,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会比常人细腻万分。


我们拥有的,始终是精神的世界。如何观察,如何停留,如何品位,如何体验,因人而异。


一怕吵吵嚷嚷,二怕吃喝不停,三怕全程自拍,四怕只关注打卡,五怕小事分歧,六怕抱怨无聊。


能遇到安安静静,会慢慢欣赏景色的人,用心拍摄照片的人,能深度交流的人,旅程的快乐,是翻倍的。



3. 下山,竟是全然另一番景象


同行里有两个和我同龄的女孩子,我特别喜欢。在荷兰时我们一起跟帅哥搭讪。等到了法国,我们会走夜路去吃一家当地人喜欢的餐厅。


其中一个总是笑盈盈的,脸部线条很好看。在皮拉图斯雪山的缆车下行回程时,她说,你多拍一些照没关系,反正通常一个地方,我们只会去一次。


因为年轻,我们的时间总过得匆忙一些。很少回头,因为眼前有如此多的事物等我们去经历。但当我们回顾过往时,若有这么多的细节可供回味,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听她鼓励,我趴在玻璃窗,咔擦了许多下。



此刻我才意识到,下山的路径,是另一条。


纵然是冰天雪地,但远远遥望,可以见到深碧绿色的湖泊。



瑞士雪山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层次感。


近、中、远景,各有秋千。但我形容得老气横秋,不知若是孩童,他们会如何描述。



雪,不止一种白色。


山的南面,与山的北面。早晨,正午和黄昏。它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白。


幽蓝下的白,淡蓝的白,轻灰的白,金色的白,暖黄的白。



雪松,也有多种形态。


俄罗斯作家写的《阿纳丝塔夏》鸣响雪松系列,拔高了雪松的神秘。若它们真的充满灵性,并且蕴涵着宇宙的奥秘,那这里成千上万棵雪松,是多大的宝藏。


称之为宝藏,不是让人来侵占它们,砍伐它们,在它们身上获得雪松油和松果项链去贩卖。


而是把雪松当作智慧的形态,向它们学习一些什么。



春节至今五十多天里,我读几千页的书,写下不发表的数万字,夜以继日地画画,已体会到深入感受的愉悦感。


它是短平快的段子、供人消遣娱乐的书籍视频,无法比拟的。


而我也遇见了少量的同类。大家都是寂静的,注重内心的,能深度阅读的。以不期待,而期待深入交谈的时刻。基于大家都是丰盛独立的个体。



最后一张,没有那么美丽,但是是要回到地面了。行人脚印纷纷,寂静转为喧嚣,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负盛名的一座雪山,就此告别。


下期预告:《在瑞士琉森的蜜月小镇,我曾期待你也在场》

期待你的留言,比心。



作者:南灵岛有小鹿,白天是活蹦乱跳的写匠,晚上九点就犯困。影评、游记、诗、电台,太多的爱好是因为太年轻。


和 你 分 享 我 热 爱 的 一 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97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