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遇见更多教育类文章和材料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后汉书》里有这样一句话:"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意思是说高深玄妙的乐曲,能和唱的人一定很少,在美好的声名之下,实际的才德常常难以相符。
最近教育圈里一位知名的美女校长火了,这位名师是深圳市如意小学副校长、儿童阅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百班千人总导师,2018"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2017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6阅读改变中国"十大年度点灯人"。
她叫胡红梅,从网上之前的多篇报道(爆出该名师抄袭门事件之前)可以读到这位教育工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拼搏进取的精神,对教育的赤诚之爱。如果之前的报道都是真的,我通过那些文字还是相当佩服这位名师的,出生于湖南,到深圳闯荡,应聘副校长,不到名校,反而选择一所新建普通小学,为的是将阅读教育推广到更需要的学生那里。全国各地讲学作报告无数,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不会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如果站在台上讲不出个所以然,别人是断难服气的。
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副校长,胡红梅老师有这样一些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荣誉:
广东省"骨干教师";
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
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广东省教师素养大赛五项全能一等奖;
深圳市"教育改革先锋人物";
深圳市"道德模范";
深圳市"十大全民阅读推广人";
深圳市"最受学生喜爱教师"。
美女校长被原创老师点名指责
"物极必反"盛衰难料,昨日还是风光无限,只因两位原创老师先后在朋友圈点名批评而遭到千夫所指。随后胡红梅校长在微信发表道歉信,真诚致歉并邀请发现问题的原创作者与她联系沟通且主动留下邮箱地址。
网友揪住胡校长在道歉信中只字未提自己"抄袭"行为,只含混其词说自己错了,不懂著作权原则,无心犯错。
其实,我想说的是:让别人崇拜自己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过做做样子,放放头衔、荣誉,在光环的笼罩下绽放美丽人生罢了。
但是,让自己崇拜自己却很难做到。这需要夜深人静的时候叩问灵魂:我的成功是拥有引以为荣的底气还是卖弄出来的"烈焰红唇"、"美颜加持"?
如果胡红梅老师有那个底气,请不要以死索取原谅。一颗强大的种子是无惧漫长黑夜的。希望胡校长尽快振作起来。我们也不要再指责胡红梅校长了,或许她对自己抄袭一事并不知情,后面我还会谈到这个问题。
网红张文宏医生的话带给学校管理者的启示
最近有一位网红医生,叫张文宏,他总是语出惊人,句句都是大实话。他让科室里的共产党员上,他说不要让老实人吃亏。因为自己曾经吃过亏,现在自己在管理者岗位上,要能够体谅下面人的辛苦。
其实,张文宏医生的这些实话说到了很多70后80后学校管理者的心坎里。我在很多场合与教育同行交流过这个话题,70后80后是苦逼的一代,我们会加班熬夜做很多额外的工作,当我们在一线教书育人的时候,白天上课,晚上加班加点为学校写材料,做课题,往往连个署名的资格都捞不到,我猜想张文宏医生或许吃过类似的亏。
但是,当我们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决不能让这种教育领域的痼疾顽症继续循环往复下去,校长主任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很多校长深知一线教师的疾苦,自己的发言稿汇报稿从不让一线教师代劳,往往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形成独特的表达。
对胡红梅疑似抄袭门事件的猜测(仅仅是猜测)
当前深圳龙岗区教育局正对此事展开调查,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向公众公布。
大家可以想一想,作为一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一位学校校级领导,会不会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一本书来?平时要管理学校,教育局的会议也挺多的,还有那么多的外出讲学任务,能够兼顾好工作与著书立说的人要么有超越常人的自律,懂得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奋笔疾书;要么就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将写作任务分包下去。
我这里有个大胆的猜测,仅仅是猜测,假设胡红梅校长人品极高,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模范",不可能厚颜无耻到把别人的书改几个标题就拿来出版署上自己名字的地步,也不可能在讲学的时候直接用别人的课件仅仅在首页更换了一下发言人的头衔与姓名。
那么,很有可能,"抄袭者"是自己的下属或名师工作室成员。难怪胡红梅老师只字不提自己"抄袭",反复强调"无心犯错",甚至欢迎大家发现抄袭后私下联系她。如果自己亲自抄书还会不知道抄了哪几本吗?如果自己盗用他人课件还不知道课件的原作者吗?
所以,我们不要再指责胡老师了,停止指责不是因为她在微信上要寻死觅活,而是真有可能是"无心犯错",在并不知情下"抄袭"成功了。
文章可以抄吗?正确的抄法你知道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就是文字的组合方式,就是思考、做法的集成,好的文章也一定包含他人成熟的经验与论述。
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
不过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看你会抄不会抄!
严格意思上说,我写的每一篇教育好文都不是我完完全全发明创造出来的,这些文字都是抄《新华字典》这本书上的。但《新华字典》却不会投诉我。
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说是"孔子、老子、司马迁、韩愈、苏东坡、王阳明、曾国藩……灵魂附体""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蔡元培、叶圣陶……群贤毕至""水木然、雾满拦江、毫米、熊丙奇、小姚学堂、君山老师、明珠絮语、姑苏讲堂、三水三心……皆来助力"(最后一泼人是网络上我经常学习他们文章的自媒体大咖)
我要写一篇教育类文章,一般要阅读十篇以上的作品,购买付费内容,苦思冥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提纲,然后就东拼西凑"敲打"起来,难免有些东西是"抄"别人的,一般一篇2000字文章要"抄"四五个小时以上。我这样敲敲打打"抄"出来的文章,不仅不会被原创者投诉侵权,而且会获得多家网络平台的"原创"标签认证,甚至幸运时还能偶尔获得各种奖项,但我拿得自信,问心无愧,不会整夜睡不着觉,不怕有人说我抄他的。
反倒是有些人将我的文章改个标题就往网上发,甚至挂在网上售卖的人要有自知之明和对他人著作权的尊重意识,我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追究剽窃者的法律责任,但"举头三尺有神明""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此处《左传》应该不会投诉我抄袭,因为我加了引号。)
结束语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教育工作者要慎重,不要放纵。教育是热忱与理性并重的事业,教育是传播科学与文化的工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教师,人们对学校教育管理干部大都倾向于信任其人品,仰慕其学识,赞誉其风度。其实,"追名逐利"是人的本性,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但得之于勤则名副其实,发端于心则利无可疑。
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转发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收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