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金台资本组 记者 谢玮
3月4日,A股建筑建材、机械设备等大基建板块,盘中强势拉升。截至收盘,腾达建设、宏润建设、交建股份、山东路桥、凯伦股份等涨停。
截止今日收盘,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建筑材料年初至今上涨11.60%,建筑装饰上涨6.74%,机械设备年初至今涨幅6.54%。
地方政府万亿基建项目送利好
近期,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各地方政府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基建项目。推动基建板块在资本市场走出了一波行情。
3月3日,浙江省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计53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864亿元。
2月以来,各地纷纷发力投资,推出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名单共列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河南公布98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云南提出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总投资约3.6万亿元。
除此之外,北京、河北、上海、四川、重庆等多省市也已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及投资清单,总投资超过20万亿元(注:非年计划投资)。
“新基建”站上风口
从具体投向来看,传统基建投资仍占据大头。另外,5G、电子通信、信息技术等新基建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市场表现看,“新基建”概念迅速“走红”,受到市场关注。
什么是新基建?
广发证券把“新基建”理解为两个口径,一是狭义新基建,二是广义新基建。
“狭义新基建”,指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行业大致包括几类:5G及相关电子信息领域配套设施、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领域、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配套设施、无人化配套设施、卫星太空基建等以及这些领域对应的园区项目,以及医药园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等科技行业专有园区。
“广义新基建”,包括了“狭义新基建”以及存量规模相对大部分传统基建行业较小,未来增量空间较大的领域,也就是所谓的“补短板”领域,通常为某传统基建领域的新兴细分子行业。如交通运输短板、能源行业短板、环保基建、民生基建,以及特色小镇、文旅配套设施等。
广发证券认为,传统基建目前仍占大头,需要承担稳定整体增速的任务;新基建代表结构性的方向,二者对于2020年经济的贡献都不容忽视。
平安证券分析师则表示,疫情短期冲击居民餐饮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背景下,基建投资扩内需的重要性凸显,包括以 5G 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以城际交通、冷链物流为代表的交通物流网络建设和以生态环保、市政、医疗等补短板领域。新基建加码将给 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带来更多业绩支撑,各类项目的陆续开工或提振机械设备、钢铁、建材等产品需求。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则称,未来“新”一轮基建主要应有四“新”:一是新的地区。该团队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71%时,新增2亿城镇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上述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二是新的主体。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资方式上要规范并推动PPP,避免明股实债等,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四是新的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创新稳增长。
责编 | 李慧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8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