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成长环境,女孩大多从小就被教如何“讨人喜欢”,讨好他人似乎成了一种反射弧,有了女儿之后,开始变得“任性”,“不好惹”,无意义的聚会不去,也不应酬,酒桌上发现气氛不对就果断开溜,无分寸的玩笑怼回去。等女儿再大点,也要明白的告诉她,你不用讨好任何人,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
看到最近愈演愈烈的me too事件,我也想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事:我初中时有被美术老师骚扰过,幸好后来他因性侵其他学生被家长告了,不然我都不敢想象后果。 讲真,这件事本身对我的伤害,已经慢慢消失,我已经可以坦然接受。
但我一直介怀我妈妈当年的态度。 本来我已向妈妈求助,表示我不喜欢那个老师,不想去画画,却引来了她一言不合的指责。小小的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绝望。孩子对老师是没有无缘无故的不喜欢,除非是自己真的受到了伤害……再后来就是美术老师事发,妈妈对我没有一丝关心,有的只是谩骂和嫌弃。
一直到现在,她当时的嘴脸成了横在我心头的一根刺,阻碍了我对她的亲近,也成了我长时间自卑和孤独感的源头…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这种事情发生后,旁观者的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更大更永久。所以,请言语善待当事人…做为家有女儿的妈妈,也请用心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我始终觉得孩子不会有无缘无故的讨厌。
记得公司一次聚餐,除了我一位女性外,其余均为清一色男性,然后有一个财务渣就开始讲荤段子,于是有人大笑有人因为我是女性而觉不妥但是缄默,聚会结束,回家立马把渣果断拉黑。后来渣因工作沟通加我微信,客客气气。今天看到衩姐的文章,神清气爽。关注你几年了,早已经变成我生活中的陪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59054.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2.28日20考研调剂信息来了
« 上一篇2020-02-29 14:09:08
这么多年来,那些书你是“读过”还是“读懂”过?
下一篇 »2020-02-29 16: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