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今日头条基金频道《对话老司基》栏目联合@中国基金业协会出品#基金战“疫”#系列线上访谈,本期专访民生加银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王亮,详解疫情影响下的投资之道。
嘉宾简介:王亮,清华大学硕士,12年证券从业经历;自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就职于长盛基金,任研究员;自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就职于泰康资产,曾任行业研究组组长、投资经理;2017年9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担任投资部基金经理。
问:今日头条基金频道《对话老司基》栏目联合中国基金业协会出品基金战“疫”系列线上访谈,本期专访民生加银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王亮。王老师你好,如何看待新冠肺炎对市场的影响?本轮疫情中有哪些被错杀的股票值得长期关注?
王亮:短期疫情不会改变经济和行业中长期的运行轨迹,一旦冲击结束行业将迅速回归到原有的增长中枢区间;行业内部的分化将加大,部分抵御风险弱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则是竞争力更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也将快于行业提前复苏。
我们倾向于判断消费企业、全球产业链中具有话语权的出口企业在这一轮疫情中存在被错杀的情况。
从中长期角度,国内消费市场将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提升而逐步扩大。在很多领域竞争格局好,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这类企业受到短期疫情的冲击,短期业绩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中长期角度看目前反而是买入的良好时机。
另外短期的冲击造成全球交互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工厂,部分领域已经孕育出明显话语权的公司,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并未被削弱。
以上两类资产是我们判断在本轮疫情中被错杀,且中长期具有潜力的资产。
问:刚也你也提到疫情的影响较为短期,那么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你认为当前市场处与怎样的位置?对个人投资者你有什么建议?
王亮:我们从中长期比较看好股票市场,机会也会非常多。近些年国内经济总体增速趋缓,但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判断国内股票市场在中长期机会比较大。
具体原因如下:
国内的经济结构在明显改善,以消费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过去10年占经济的比重提升了接近20%。正因为如此近些年国内经济体现出明显的韧性,以及波动性下降的特征;
伴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大型机构(保险、养老、银行理财)以及外资开始纷纷增加对股票的配置比重。从海外的经验来看,目前的股票配置占比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伴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大量行业的存量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在行业内部的分化也开始加大,龙头效应伴随着集中度的持续提升越来越明显:
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居民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优质的商品。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上逐渐拉开与小企业的差距;
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在经济增速趋缓时面临逐步被边缘化的局面。而龙头企业则趁机抢占份额。
以上两点使得龙头企业通过市场份额的提升方式保持稳定的增长,而小企业面临被挤压的风险使得压力加大。体现在股票市场上面,则为龙头股的业绩更为确定,也更加为投资者所认可。
未来分化也将长期持续,换言之结构性牛市概率较大。这也就对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个人投资者,我的建议是聚焦在少数公司上面,尤其是已经证明自己竞争力的一些龙头企业上面,同时保持比较长时间的跟踪,这样在投资上面也将更加游刃有余。
总结下来就是牢牢抱住优秀的公司。
问:如何看待芯片半导体、5G通信、新能源车等科技细分领域主题的爆发?这些相关行业ETF成交量近期甚至超过了中证50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
王亮:伴随着5G、新能源等技术的逐步成熟,新的应用也孕育而生,这导致了行业的新增需求快速增长;另外一方面整体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间,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也导致了部分科技领域需求提升。两个方面因素推动科技行业景气度短期快速提升,也点也是近期股票市场上科技板块大幅上涨背后的客观支撑因素。
近些年大量的行业性ETF陆续推出,也方便了广大投资者通过指数基金来参与投资。未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指数基金的方式来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短期的科技类ETF成交量超过宽基指数基金,也从侧面表明投资者对科技板块的热情高涨。
问:有人说投资成长股不需要太关注PE,2015年的时候创业板指的PE曾接近150倍,在本轮行情中,成长股的泡沫大吗?
王亮:市盈率是衡量股票价格便宜还是贵的一个因素,但不应该孤立的看待这一指标,还应该综合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业绩的可持续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短期的股票价格由资金因素影响更大一些,但中长期还是有公司的基本面来决定。
目前来讲在部分科技类领域的确存在部分估值高估的状态,但是这里面应该具体来看待。如果公司本身的确有非常强的竞争力,而且有能力保持持续的高成长,那么这类的成长公司将可以通过持续的成长来消化估值,未来的机会依然比较大。但是如果是伪成长,仅仅伴随着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估值提升,那么这类公司则需要规避。
从2015年以来,我们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业绩持续兑现的成长股股价也持续创新高,而仅仅通过讲故事等没有办法兑现业绩的公司则跌幅巨大。
问:有些人认为现在是“牛市的起点”,本轮行情多大程度受流动性支撑?是否会复制2015年上半年的走势?
王亮:本轮行情有部分流动推动的因素,但更大的推动还是来自于基本面的改善,客观的讲,在经过多年的研发持续投入和积累后,国内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都在缩短与全球第一梯队企业的差距,尤其是科技类还有部分新需求,以及份额提升的因素。
至于本轮行情是否会复制2015年,我们没有办法做出预期。唯一可以给出的建议是越是在市场情绪高涨时,越要客观审慎的分析持有的公司。基本面确实持续向上,且可持续的好公司还是有能力穿越牛熊,迭创新高的。
问:近期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力量科技、医药等领域,短期来看,投资者怎么把握?如果放长周期,你看好哪些领域?
王亮:我相对看好的是三大类资产:
受益于内需的资产,以消费和医药为代表。这类资产未来将伴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提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持续持续提升。优选已经奠定龙头地位的品牌公司;
高股息资产,以家电和建材为代表。在选择上面,我更看好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较低的有息负债率。
科技类成长资产,未来科技板块还处于快速成长期。大量新需求和进口替代都将支撑行业的高速发展。但需要选择真成长,规避伪成长。
问:从投资风格来说,对于成长股和白马股你更看好哪个? 具体到个股层面,你筛选公司的标准有哪些?
王亮:这两类资产各有优劣,未来也都有机会。我个人偏重白马股多一些。
在筛选公司方面,我个人希望能够赚企业成长的钱,因此也就更看重公司盈利的可持续性。这点又演化出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盈利的质量(盈利能力、现金流、负债率)等等因素。
上述种种指标最终展现出的是行业未来的景气度和公司核心竞争力。
问:未来A股市场有哪些风险仍需防范?
王亮:短期可能需要防范的风险主要是外部环境影响、流动性趋紧带来的风险。
中长期来看股票市场难免会出现各种震荡,甚至较大幅度的下跌,但只要牢牢持有优秀的白马(价值白马和成长白马)则问题不大。最需要防范的长期风险是选错公司以及高买低卖的风险。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为嘉宾访谈问答实录,仅代表被访者个人看法,不代表今日头条或中国基金业协会观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