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咨询最多的就是关于如何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效防治病毒?
中医《内经灵枢本神篇》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邪,指的是不正之气,僻邪不至说的即病邪不能侵袭,病毒不能侵入。
而病毒不能入侵的关键在“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正气就是我们常说的免疫力,身体正气足自然抵抗力就强,就会少生病或不生病。而保养正气的最好办法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
正值雨水节气,我们患者朋友如何做好顺势养生调理呢?
我国古人将雨水分为三候:
01
一候獭祭鱼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02
二候鸿雁来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03
三候草木萌动
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雨水节气过后,天气缓慢回暖,雨水渐多,气候以多风多湿为主,加之此时冬寒尚未完全褪尽,流感、过敏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多发。对我们肌瘤患者来说,也是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的时间节点。
春生夏长,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这其中也包括肌瘤,如果此时调理不当,肌瘤则会得到充分的生发,到了夏天可能就会出现猛长之势,过去的几年,我们一直在说,春天的调理重点就是遏制住肌瘤的这股自然生发之力。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降水增多,湿气过盛也随之而来,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现在仍是三九之末,寒气较重,寒遇湿容易变成寒湿侵入人体...我们的患者朋友都知道,寒湿是肌瘤生长的“养料”。当下寒湿的气候环境也给我们的肌瘤调理增加了难度。
门诊宋主任就雨水至惊蛰期间的调理,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大家在家的时候不要慌乱,将我们”九分养一分治”的理念贯彻实施起来,将顺时养生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不因疫情耽误调理,也不让肌瘤钻空子。雨水至惊蛰,调理从这2个方面入手:
一、调肝脾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雨水时节,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升发而上升,所以也要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
同时,根据五行相克原理,我们知道肝易克脾,雨水增多,寒湿之邪易困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弱决定人之寿夭,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调理的效果和进度,故而当下调理的时候,肝脾要同时调理!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呢?
春节前,养生粥年卡患者的春粥发放工作已经完成,家里有春粥的朋友可以按时服用。春季养生粥是我们根据春季的气候特点及肌瘤患者体质特点,研制的出的一款疏肝理气,温和补养的粥方,无论对情绪还是养肝护肝都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同时考虑到肌瘤患者脾胃普遍较为虚弱,在里面加入了健脾的成分,对滋养脾胃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可清理身体内的湿热毒邪,健脾疏肝十分适合春季肌瘤患者使用。
除了春粥外,宋主任在日常饮食上也给了大家一些建议。
唐代药王孙思邈:“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天为肝木升发,肝气旺盛的季节,如果肝气旺盛时若失于条达则更易郁滞,同时肝气太过则克己之所胜,横逆犯脾,则导致脾胃不运。酸入肝,甘入脾,宋主任建议大家当下可以遵循“食甘以养脾,省酸以抑肝,行气以疏肝”的原则,在日常的饮食及调养上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疏肝健脾之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的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如山药、芋头、茯苓、甘蔗、白扁豆等可以健脾;陈皮、玫瑰花、白梅花、荷叶等可以行气疏肝。
二、祛寒湿
这几天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气温变化大,前几天暖阳高照,这几天又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再加上虽已入春,但寒气很重,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重;此时身体皮肤血管和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寒湿很容易进入身体,加重体内寒湿。
不少患者朋友会发现自己舌苔变白,冒冷汗,手脚冰凉,经常腹痛腹泻,脸上容易出油长痘,长斑,四肢关节发凉,肩颈和腰背酸痛加重,痛经问题也加重了...这都是身体对寒湿发出的警报,我们此时要注意调理。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得到充分的利用,反之营养缺乏,体质也由此而下降。祛寒湿也是在为身体增强免疫力。
当下正值疫情期间,提高免疫力对我们抵抗病毒和疾病也十分有益。我们多次听到此次肺炎属于“寒湿(瘟)疫”的说法,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雨水时节湿邪偏盛,加之冬春过渡未久,寒潮冷空气常有活动,乍暖还寒,仍是寒湿夹杂易于侵袭机体。必须竭尽全力做好防护,严密措施必须万无一失,打好防控疫情攻坚战。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做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祛寒湿的妙招。
1、泡脚
打个比方,人体的湿气可以比喻为早晨的雾霾,人体的阳气可比喻为太阳,太阳照射,雾霾消散,体内的阳气升发即可消除体内湿气。故而,祛寒湿的根本还是提升阳气,阳气就是身体的免疫力。而养生方法中最简单易行的养阳方法就是泡脚,「春天泡脚,升阳固脱」。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射区域,在家里大家可以用中药材泡脚,令阳气生发、气血畅通,加速新陈代谢,温暖全身,还能提升气色。如果没有家中没有泡脚粉,可以用生姜或者花椒泡脚,也有祛除寒湿的效果。
2、按摩
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日2-3次。另外,适当出汗也有助于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3、春捂
寒多自下而起,当下衣着要遵循“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