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大自然无限风光
恰似一杯清香甘露
闻香识岁月
观自然者亦如品人生
华山·道教文化
道教·华山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之地,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早,据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在这里已经比较发达。因此,华山很早就和我国古代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华山·道家圣地
华山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是华山文化的核心。华山道教有深厚的宗教文化积淀,它不仅集中体现了道家的信仰,而且也孕育着传统的民族精神。华山全真派道教建构了华山的整体人文精神,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格理想。
传统道家文化
华山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厚重载体,它既归属于宗教范畴,但又映射这诸多文化思想和艺术门类的光华。
华山道家文化
华山道家文化极其玫丽多彩,有的演化为民间文学,有的演化为历史掌故,世代相传,令人神往;依山势构筑的道观庙宇、石室洞府藏幽罗奇,招人寻迹;寓意奥秘的谶图,任人破译。
集诸家思想荟萃 融印佛文化菁英
风景秀丽的华山,不仅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道教有名的 “洞天福地”,历来是道教徒向往的修炼之地。历代道教徒修真养性的遗址和文物遍布山中,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这些人的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五代道教学者陈抟了。由于他久居华山,并对中国哲学思想和道教都有较大影响,使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华山玉泉院·陈抟卧像
陈抟,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陈抟久居华山,留有希夷峡,希夷洞、希夷祠等很多遗迹。相传他和宋太祖在华山下棋,太祖将华山输给了他。所以有“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
下棋亭中有一石桌,桌上有当年赵匡胤与陈抟下棋时的残局,桌旁有四个石凳。要下到此亭,必须经华山另一险要之处“鹞子翻身”,所以,这亭子对大多数登山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之处。
华山道教文化极其高雅,亦极其通俗。它吸引了千百万庶民百姓、善男信女,他们不辞劳苦,访圣祈福、顶礼膜拜,寻求精神的依托。平民的朝拜活动,影响到道教文化向民俗化和生活化的转化。其中一部分已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华山道教文化又极其渊博,它是中国道、儒、墨诸家的思想荟萃,同时也融汇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
道法自然
由于华山道教文化的自身优势,长期的朝拜者更是络绎不绝。在过去,人们把登华山称朝华山。“朝”,就是朝拜道教的诸圣,可见华山道教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活动逐渐引发了旅游业的兴起,华山由单纯的宗教地位上升到综合性的风景名胜地位。即使如此,在旅游观光者群中,参与宗教活动的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不少人就是地道的香客。可以说,华山文化的主脉和本源,就是华山道教文化。没有华山道教文化,也就没有华山文化。
北周武帝时,有道士焦旷,据记载。曾独居华山云台峰,避粒餐霞。武帝曾亲诣山庭临轩问道,因于谷口始置云台观。唐代道教最为兴盛,唐高祖、唐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玄宗封华山为 “金天王”,并敕建了高五丈、宽丈余的华山石碑。唐、五代时的著名道士钟离权、吕岩、刘操也都游历过华山,或在华山隐居。
钟离权,字云房,京兆人。他初为刘汉的大将,后来战败迷路,遇东华帝君授以机要得道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他和其弟简同入华山,居正阳洞修炼。
吕岩,号洞宾,永乐镇人。为唐代诗人吕渭第四子吕让之第三子。二举不第,唐咸通中(公元861—873年)始中进士,任德化县令。后遇钟离权于华山,得金液大丹之术,后世尊之为全真道五祖之第三祖。
刘操,号海蟾子,渤海人。相传曾为燕王刘守光相,但他一向“雅喜性命,钦崇黃老”,在正阳子及吕岩点悟下,弃官华山修道。后为全真道教五祖之第四祖。华山和道教的关系,至此益发密切。
金元时,王重阳创建全真道派,主张道士出家、茹素、不娶妻。王重阳的弟子邱长春则始建道教丛林制度,并开创全真龙门派。自全真道兴起时,华山即是全真道场。
郝大通号广宁子,开创全真华山派,其弟子有王志谨、玄通子等。
元道士贺志真字元希,曾师吕通明、白云綦学道,后于太华之巅凿朝元洞。据《创修大朝元洞碑》中记有贺志真开华山派,其本人为第一代。碑阴刊有贺志真师吕通明、白云綦,祖师邱长春及其弟子的道号。
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长空栈道。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明代,封建王朝设有官司管理道教事务,华阴县也设有道会司。华阴地方的道职,多由华山道士承担。这时官府及信徒在华山广建道教宫观,并修建了登山道路。
清朝满族统治者崇信佛教,对于道教虽然仍旧沿袭明制,设道官管理,但并不重视,道教逐渐衰微,华山道教也因此每况愈下。光绪年间,曾有新华山派自南方传来 (也有说是华山派的后续),但终未能使华山恢复旧观。
解放前夕,华山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新中国建立后,华山道教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帮助修葺了道教宫观和登山道路,保护道教徒的宗教信仰,成立了华山道教协会。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华山作为道教名山更是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及朝山信徒。
>
写在最后
华山,久负盛名的道教圣地,道教认为充满神秘色彩的华山,奇险峻美,是天地之神先人的游息场所,作为道徒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或与仙人汇集的地方,华山最为理想。华山道教文化包涵了道教教义,道教活动及道教场所的各个方面,可谓丰富多彩,内蕴深邃,气氛浓郁。
尽管中国有许多的道家山
但是华山是不一样的
这初冬时节
我们一起出发去一次华山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