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湖北省内复工和开学均延迟,学生们不得不在家自学备考。尤其是马上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们,在这个人生转折点又遇疫情期间感到尤为焦虑。那么在疫情期间我们居家学习,如何调整学习节奏,让我们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验呢?教师们为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们支招,利用在家的时间帮助孩子们调整好复习节奏。
①来自襄阳四中优秀教师的备考建议:紧跟课堂的日子,“要学”的主动性,经常会与听课、作业、答疑、考试相冲突,变成“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受限。在步调相对一致的班级教学中,几乎没有完全按自己节奏、策略学习的机会。因此,延迟开学日子,是弯道超越的日子,是自我调整的日子,是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大展拳脚”的日子。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效果指数:★★★★★
通过研究历年真题,知晓高考难度、考察重点、命题方式、评卷过程;列出自己一模和段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例如,有哪些盲点、哪些不良的考试心态,哪些似懂非懂,哪些会而不熟;区分哪些事是靠自己能克服的,哪些需要老师当面指导,哪些可以短期攻克,哪些需要常抓不懈;明白自己在哪些科目和哪些题型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 网络小组,互助共勉/
效果指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互联网让同学间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你可以约若干好友组建QQ群或微信群,每天利用固定时间交流学习计划或心得。别人的做法可能给你启发,你的做法也可以在别人的质疑、追问中变得更科学合理。在相互激励中营造良好氛围,让每个人不断获得新动力、金点子。
/分项训练,看到成果 /
效果指数:★★★★★
如果整天做综合卷,受试卷难度、答案严谨性、自身状态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可能会因进步不明显而垂头丧气。如果紧盯薄弱环节和模糊区域进行集中训练,从吃透教材、研究真题、针对性练习,到整理归纳、举一反三,你就会发现再遇到同类题目更得心应手了,成就感激发不竭动力。
②来自华师一附中优秀教师的备考建议:面对特殊状况下的特殊选择,作为班主任向大家提出几条建议:
第一严格执行政府和社区的相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自己,做到不给社会添乱;
第二,严格自己的作息时间,要早起,要像平常上课一样,不要赖床,要晨读,要晩修;要注意室内通风,要站起来活动活动肢体,做做眼保健操,不要总是躺着或坐着
第三,要完成好各科作业,不能被拖延症降服,注意学科学习的全面性、均衡性,增强齐头并进的意识,因为拳头还是比指头有力;
第四,在手边试题告罄的时候,同学们可以从网上整理下载近三到五年的高考题,严格限定时间去完成,在对完答案之后,认真总结反思,提炼应答经验。一定要相信,高考试題就是最好的题目,一定要做到精做、精准、深思;后续如有什么新资料,我们也会及时通知大家,请大家注意查收;
第五,抓紧时间梳理自己的薄弱科目,充分利用好现在的自主时间,迎头赶上。每个学生都要制定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作业。集体在校学习的时候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但现在可以,要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要让自己理想的翅膀尽快丰满起来,不要只停留在嘴上,记住,行胜于言,属于“随后”的日子很长,只怕你此生难以赶上!
第六,利用好网络,利用好老师资源。遇到问题,我们要在班级群里及时地积极地讨论,及时和老师对接,询问问题解决的办法。不要害羞,害羞的人永远是那个站在圈外的人,你看,张嘴的孩子可一直就站在前排。记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段时间,老师无法与大家面对面一起学习,尽管充满焦虑,但是也一直在努力告诉自己,要相信大家。
同学们,听闻两位名师的建议大家是否有自己的复习方法了呢。在临近高考、中考的日子里,大家在家尽情的努力,在家复习做到心中有数,抢抓分分秒秒赶复习,不给自己的青葱岁月留下遗憾,加油吧,少年!
文章援引襄阳晚报、新浪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