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过去三十年,国人吃盐越来越少

过去三十年,国人吃盐越来越少

中国人高血压患病率是很高的,2015年发布的数据是25.2%。而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最重要的病因之一。高盐(钠)饮食是指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5克(或钠摄入量超过2000毫克)。除高血压之外,高盐(钠)饮食还可导致脑卒中、胃癌、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大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是高盐饮食导致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高盐(钠)饮食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第三大因素(前两位是高血压和吸烟)。

减少食盐摄入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慢性病方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都把减少食盐摄入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一项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国人食盐摄入量(中位数)从1991年的每天12.0克下降到2018年的每天6.3克。1991年中国北方的食盐摄入量(12.4g/d)高于华南地区(11.9g/d);到2018年中国南方的食盐摄入量(6.4g/d)高于中国北方(6.2g/d)。另外,较年轻的年龄组的食盐摄入量一般高于最年长的年龄组,男子高于妇女,农村的食盐摄入量高于城市居民。

这个研究调取了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包括1991、2000、2009和2018年四次监测调查中的26859人,是第一次根据一个大样本报告了最近三十年的食盐摄入量和趋势。1991年、2000年、2009年和2018年四次调查的食盐摄入量中位数分别是12.0克、10.0克、7.1克和6.3克,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如下图)。


数据说明请看下一段

图1.1991至2018年接受调查的成年人食盐摄入量的趋势。(A)年龄组成年人食用食盐的趋势。(B)性别群体成年人食用食盐的趋势。(C)地区群体成年人食用食盐的趋势。(D)区域组成年人食用食盐的趋势。


在该研究中,食盐只是烹饪过程中添加的盐,不包括其他调味品,如酱油或味精。外出就餐和吃包装食品摄入的食盐也不包括在内。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人外出就餐和购买包装食品更多,家庭烹调使用酱油、味精等调味品也增多,这都会导致直接的食盐摄入量减少。北京的一项研究表明,2011年,39.5%的食盐是在自助餐厅或餐馆消费的
也就是说,食盐只是钠的一种来源,食盐(氯化钠)摄入量大幅度减少并不意味着钠摄入同样大幅度减少。中国的钠摄入量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2015年成年人的钠摄入量中位数为3960毫克/天,相当于总盐的10克/天,远远超过世卫组织的建议(备注: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是一项从1989年到2018年进行的大规模的、纵向的、以家庭为基础的调查 。CHNS采用多级随机聚类方法抽取9个省/自治区的样本。2011年新增了三个特大城市(北京、重庆和上海),2015年增加了三个新省份(陕西、云南和浙江),2018年又增加了河北。从总体上看,CHNS覆盖了16个省级行政区划,这些行政区划在人口、地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资源等方面各不相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967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