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今年28岁,985重点大学毕业,在成都一家有名的地产公司上班,踏实肯干,人也机灵,入职没两年就当上了主管,一年可以挣个十多万。
为了早点买房结婚,小赵非常注重存钱和理财,希望在30岁这一年,靠自己的打拼在成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那段时间小赵经常看各个理财论坛,也尝试炒股票和买基金。
尝试了一圈下来,发现股票风险大,今天涨2个点,明天亏5个点,操作了几次不但没挣到钱,还亏了两千多,小赵心疼的删除了股票交易软件。
买基金,一年下来最多4-5个点,时间太久,这到什么时候才能达成买房的目标呢,基金看来也不行。
后来小赵在论坛上无意间看到了P2P理财,无风险、可以快进快出、收益从15%到25%,小赵觉得这简直就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理财方式,
一开始也怕有风险,小赵就先投了1万块进去,三个月后,如期拿到了收益,再加上他看到很多P2P平台都有大的投资公司背书,于是放心了不少,找了一家当时排名靠前的平台“XX宝”,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全部积蓄20万投了进去。
按20%收益,20万一年就有4万,相当于每天可以躺赚100多,一个月多额外3000多薪水,小赵觉得自己太英明了,想到一个月白赚3000多元,甚至日常的花销都变得大手大脚起来。
几次成功的的操作后,小赵觉得到期后再重新签约太麻烦,索性就使用了平台的到期自动复投功能,完全忘记了这件事。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P2P平台在一夜之间迎来了爆雷潮,包括那些已经上市的,有大佬站台的大平台。
小赵的“XX宝”也没能幸免。
那段时间小赵工作比较忙,有一天用手机刷新闻忽然看到“XX宝”无法正常提现了,小赵这才想起来自己的钱都在这个平台里,赶紧去联系取现,结果根本就取不出来,连客服都没有了。
后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XX宝”的老板已经潜逃国外,公司账上的钱都已经被管理层挥霍一空,而整个公司也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了。
小赵大脑一片空白,也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晚上根本无法正常入睡,白天在公司也无精打采的,领导发现小赵最近状态不太正常,还连着找他谈了好几次话,都让小赵搪塞过去了。
长期无法正常休息,小赵状态差极了,后来他去看医生,才知道自己得了轻度抑郁症,需要服药治疗。
小赵想办法加到了“XX宝”的维权微信群,才知道他这些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有一个东北的大哥,将房子抵押投的P2P,现在离了婚,欠200多万外债,一心想寻死,被大家劝了回来。
还有一对浙江的老两口,毕生的积蓄600万,全部投进去,如今连养老的钱都没有了,子女因为这事跟他们大吵一架,其中的老奶奶一时气上不来,被120送到医院,现在还没出ICU。
p2p这种模式并不稀奇,本质上就是传统的民间借贷,美国在2006年就有公司做P2P业务,公司的名字叫prosper,经过几年的发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P2P公司的监管愈发严格,最重要的一条就是,P2P公司仅仅是个中介平台,只能赚取中介佣金,不能自己动用投资人的钱。
P2P在中国兴起是借着互联网的浪潮,巅峰时期全国有P2P平台4000多家,高峰时期甚至1天就有100家新的平台注册。
超高的收益让投资人趋之若鹜,而风险就像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超高的回报,大家都选择对风险视而不见,心想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的接盘侠。
P2P平台的爆雷从2015年开始从未间断,到今天,还在运营的平台只有300多家,集中在北上广深还有杭州等几个城市,收益率也远不及当初,大部分年化都在10%以下,P2P的浪潮就像一阵狂风,来的时候惊涛拍岸,走的时候一地狼藉。
那些幕后的老板,曾经享受聚光灯的关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俨然一副金融新秀的样子,后来除了小部分人逃到国外,大部分年纪轻轻就锒铛入狱,像极了《华尔街之狼》中的情节。
有一个曾经大平台的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监狱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在外面,面对那些倾家荡产的投资者,随时会有人身危险。
P2P的员工,曾经也是金融公司的高薪金饭碗,结局好一点的降薪去其他行业发展,差一点的也要承担法律风险,这一生算是毁了一半。
至于那些P2P公司的上下游行业,合作伙伴,写字楼业主,广告公司的损失,相比而言要已经很小了,面对这样的行业变革,只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船长才能在了大风大浪中生存。
最惨的是那些普通的投资者,P2P的暴雷比股市崩盘更有杀伤力,后者还有翻盘的机会,而前者则是满盘皆输。
吴晓波在他的专栏里写到,P2P消灭了一批中国的中产。这里面还有多少个像小赵这样为了追求高一点的收益而失去所有积蓄的普通人?
我们不知道。
P2P的风口算是过去了,未来会不会又冒出什么K2K,X2X等等新的卷钱模式呢?
思远给你几条简单的建议:
不懂不投
钱就是你的命,投资一个项目前先了解,不了解不要贸然投资。
2015年股灾前有很多大爷大妈,连市盈率、涨跌规则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懂,就贸然杀入,凭什么你们觉得自己可以赚到钱呢?
不要全投
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思远建议你把自己的储蓄分成几个部分,30%日常机动开销,40%买稳健的长期投资,高风险的项目,占比不要高于30%,这样爆了雷你也不至于全输。
即使你真的要做P2P,也要分散布局,选择多个平台,这样你的风险就变小了,毕竟好几家同时出事的概率还是很小的,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随时关注
投资可以看成是一个职业,要想不花功夫就挣钱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巴菲特坚持长期价值投资,他每天也要花超过4个小时研究财报。既然你选择了投资,就要随时关注相关动向,有大的利空才可以随时撤离,不做最后一个接盘侠。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我是林思远
职场十年,从月薪500售货员到年薪50万营销总
欢迎来到追梦人的成长家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