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的家长和孩子,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
很多家长再和我聊天的时候,都会提到怎么教育孩子,或者是怎么提升孩子的某方面能力,而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咨询,说自己的孩子看书学习时常常三分钟热度,学一会就不学了。而且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走神,批评他也没有用。想必这也是许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
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你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呢?
可能很多人会像上面那位家长一样批评教育,但这恰恰是最错误的方法,很有可能更进一步增大孩子的挫败感,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其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错,成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约40分钟,而各方面生长发育都未健全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更短了。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孩子注意力能否集中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在学习时保持注意力集中呢?在学习方法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注意力的规律和特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力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需要主观意识控制和调节,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
例如一些外部刺激,像飞进屋内的小虫子,手机突然播放声音等;又或是能引起孩子强烈兴趣的东西,像看电视、玩游戏等。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时容易注意不集中,但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时注意力非常集中。
另一种注意力称为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需要主观意识的控制和调节。
比如学习、写作业、看书就属于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我们在看书或者工作时,如果微信消息提示音响了,就会立刻被吸引,打开手机看消息。这时有意注意就转变为无意注意了。
孩子也是如此,在学习时,如果突然播放了电视的声音,孩子就很难不分心。
影响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和注意力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注意对象的特点,对内容丰富、富于变化的注意对象,孩子容易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对内容贫乏、单调呆板的注意对象,孩子就容易分心,所以孩子容易对动画、游戏产生持久的注意。
第二个因素是孩子的状态,孩子对要做的事情认识越充分,兴趣越浓厚,注意就越稳定。简而言之就是,学习内容的有趣性和孩子自身对学习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作为家长,如何利用注意力的规律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
1、创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学习区,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能避免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
孩子注意力分散常常是因为被其他的声音、图像或事物所吸引,产生无意注意。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旦受到干扰,注意力就分散了。
所以,在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不要在旁边看电视或玩手机。如果想要陪伴孩子请用心陪伴,可以在陪伴时阅读书籍或者工作,与孩子比一比看谁更坚定,注意力更集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变换孩子的学习方式,除了书本之外,还可以在游戏或者动画中引导孩子学习。
比如让孩子在看过动画片后,转述动画片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作为家长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再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关系。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培养其他兴趣比如手工、绘画等等。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在兴趣中时,也在培养了自己的注意力。
3、培养专注的习惯
(1)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比如专注学习20分钟后就可以放松一下。孩子累了,疲劳了就让他活动活动,不要强迫孩子长时间保持不动。孩子经过休息后,会与更好的精神与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
当孩子出色完成时,家长要适度给予鼓励或奖励,如果好几次都能专心完成,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2)给孩子设立一个任务并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
不过需要注意,不要将任务量安排得过大,也不要过于简单,应当松紧有度,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或者直接将主动权下放给孩子,让孩子自由掌控并分配时间,可以让他自己领悟到注意力集中的好处,可以更快的完成任务,节约时间去做其他想做的事。
(3)引导孩子确立学习目的
注意力是用来完成任务的,如果任务目的清晰明确,对任务的认识充分,就会调动更持久更稳定的注意力。这也是有意注意的规律。
所以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或看书前,帮助他确立学习目标或者要具体化要达成的任务,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非全部错在孩子,注意力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性的。
即使在稳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注意力的起伏或动摇,而且孩子本就比大人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有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好奇心强,更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专注度可能相对弱一些。
如果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不应过分苛责,家长和老师要去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学习培养注意力的方法。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慢慢培养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6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