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遇见更多教育类文章和材料
“东风吹柳日初长”2020初春来临,新年伊始,可疫情却未褪去。教育工作者当前尤其关注疫情的发展,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原定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当前正是荆楚大地,尤其是江城武汉疫情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全国各地陆续驰援,白衣天使奋勇上前线,一省包一市,众志成城。多省教育厅都以下达“疫情不解除,不返校开学”的指示,对作为非医务人员的我们来说,宅在家里就是对攻克疫情最有效的帮助。
教育工作者在家期间,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强调三件坚决不能做的事情:
一、出门不能不戴口罩。
当然,我们首先要减少出门,如果有要事出门一定佩戴好口罩,疫情的重点是防,是严防死守。
二、在家期间不要恐慌。
教育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不要过度恐慌,更不要把这种恐慌传递给学生和家长。我们要谨慎行事,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要成天活在恐惧的情绪里。这时候,心态乐观更重要。
三、不信谣言不传谣。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去相信各种非正规渠道发布的疫情谣传,不要参与囤积抢购食品药品等非理性行为,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通知,尤其是向家长和学生发布的通知必须是学校下发的正式文件,不要轻易转发各类非正规途径获知的信息、通知、预告等。
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教育。希望通过这场疫情,我们每位教师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
所以,在此向老师们提出五项建议:
1.在乐观中树立信心
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具备独立意志的个体。要相信疫情终会结束,春天终会到来,届时,学校温暖的胸怀依旧向你热情敞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但也希望老师们在确保安全防疫的前提下,把寻求个人成长放在第一位。因为一个在精神上乐观的教育者,传递的是信心与力量,其教育人生也必是丰富的。
2.在计划中找到准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总是要跑在行动的前面。老师们可以利用寒假做好2020年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研读教材,学会网络授课,要拥抱新事物,找到新准心,制定新目标。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划定自己未来求索的范畴,才能用知识战胜恐惧、用行动迎接明天。
3.在阅读中收获慧心
乌皮特说:“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无论宅居的日子还要有多久,无论抗疫的路程多么艰辛;但只要有了阅读,我们就能在对他人人生的体悟和参照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那些难熬的日子,也最终将酝酿出智慧和希望的花朵。
4.在锻炼中修炼耐心。
如果说书籍是打破层次的利剑,那强身健体决定了你是否有能握住利剑的手腕。锻炼身体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机体免疫力,帮助你在遭遇病毒和细菌时夺取胜利,还可以磨练我们的心志,丰沛我们的人格,修炼我们的耐心。
5.在克制中享受静心。
教育工作者要控制自己浏览和娱乐的时间。利用在家期间,思考平时落下的问题,例如人生、生命、教育的方法、教学的技巧……对世界大事保持适度的关注,因为信息量过载会带来巨大的疲惫感。“自律即是自由。”“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亲爱的老师们,宅家不能宅心灵,病毒不能病教育。世界就是教育,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让我们在努力提升自我的同时,让知识与教育成为孩子最大的“保护伞”,用知识与教育助力我们的国家完胜这场战役!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岁月轮回,是终亦始。老师们,请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这个特别的寒假,让我们怀揣希冀,勇敢开始,遇见新的光景。
祈福武汉!祈福中国!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待疫情褪去,我们相聚欢颜!
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转发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收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5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