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至今已经快一个月了,口罩的产能不足、库存不足,即使到今天,口罩依然还是一罩难求。
尤其在农村地区,很多老人消息闭塞,等到他们也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时,想带上一个口罩,却很难实现。
在一辆列车上,一位老人没有带口罩,动车乘警过来询问,这位老人一直在用衣服捂着嘴巴,老人坦言自己之所以不戴口罩,是因为自己买不到,随后老人崩溃大哭。
可在恐怖的疫情袭击下,其实还有许多老人因买不到口罩急哭了。在这种时刻,网络上流传几张老人的“口罩”照片刷爆网络,虽说是“口罩”,却不是口罩。
一对老年夫妇在一家门诊前徘徊,他们脸上戴着竟然用柚子皮替代口罩。奇葩的口罩,不只是他们有,这位老人奔走多次药店,仍旧买不到一只口罩后,无奈下自制了“橙子皮口罩”,然后前往医院,如果可以,谁又愿意戴着奇怪的口罩前往医院呢。
还有一名老大爷,因村子没有买口罩的渠道,他就用用过的泡面盒当口罩,老大爷以为这样可以隔离病毒,殊不知这不过是让呼吸不顺畅而已。
这些照片看似搞笑,很硬核,但是越看,就越让人感到鼻酸,疫情之下,隐藏了太多的老人们的辛酸。
01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人陷入生活的另一个困境,让我们见识到真正的“众生皆不易”。大街上一流浪汉大爷,看到来往的行人都戴着口罩,没有口罩的他,只能从垃圾箱捡来别人丢掉的口罩套上,简短的几句描述,却让人不禁心头一酸。
口罩紧缺,一度被哄抬价格,一位老爷爷带着仅有的十块钱,问药店能不能拆下三个口罩卖给他,却被药店拒绝了。
大过年,推着小车,戴着口罩,在人烟稀少的大街上,卖着一元一个的糖葫芦。这里每个村已经被封,老爷爷想要卖出去这一车糖葫芦,谈何容易,可能待上一天都买不出去一根。
这可能是老爷爷一天的收入,如果可以,谁又愿意在这样的形式下,冒着生命危险在大街上叫卖。
可如果不卖,他的生活难以继续,投入下去的买食材的钱,也全都打了水漂。
一场疫情,苦了太多底层老百姓。微博话题#新型肺炎对底层人民的影响#,道出了无数人生活的心酸。
一年到头辛劳耕种的果农,就盼望着春节期间,能靠着这些橙子挣点银子养家糊口,可封城之后,橙子运输不出去,没人采购,10万斤的橙子只能放在家里,等到天气回暖,这些橙子也只能作废了。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我们看不到背后那些一个个被击垮的底层人民。
瓜农也难逃这一劫,大一片的枣子园,还没得及摘下来新鲜卖出,只能被农民含泪将树枝砍下来。他们这一年的忙碌和辛劳,到头来亏得血本无归。
春节本是草莓的旺季,可今年,它们卖不出去的草莓,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棚子里。
被影响的,还有一群在疫情之下挣扎的养殖户,武汉交通关闭后,蛋卖不出去,就连饲料也买不到,三亿只鸡面临着被饿死的风险。
特殊时期,很多活禽都不让出现在市面上,这给了无数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压力,为了控制成本,减少损失,被迫无奈的养殖户,活埋了10万只鸡苗。
可养殖户没有方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被埋。数亿只鸡的背后,藏着无数养殖户的泪与心酸。
这样的遭遇,影响着全国上上下下无数的百姓,每个用力生活的人,难逃过这一场灾难。
一场疫情,让生活的压力大过于肺炎的焦虑。无人的街道,丈夫每天跑的士,连基本的租金都赚不回来,家里还有一大堆的费用等着开支,心有余而力不足。
车贷、房贷、孩子上学的费用,各种开支,成年人需要承担的很多,可现在他们要双倍承担。
人间实苦,每一个个体的悲欢,在整个民族面对的灾难来说,太过渺小,太过微不足道。微博上一句评论:在家宅着,不考虑物价,不想工资发不发,已经是件很幸福的事了。宅闲在家,在拼命生活人眼里,或许都是不敢妄求的奢侈品。
02
疫情之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但也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时刻,仍然有很多本来就很艰辛的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市民张驰,家在华南海鲜市场一公里外,疫情刚开始时,他就感到身体不适,随后去医院做了CT,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确诊,可是发烧却反反复复,他不敢回家,怕万一真的是新型肺炎,传染家里的老人小孩,酒店要测体温,他住不了,临近半夜还在街头无处可去。
他说:“把我关起来都可以,我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疫情刚开始时,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张驰”,他们害怕连累别人,只好孤独地把自己隔离起来,这些善良的人一定会没事的。
昨天看了一条新闻,说是河南有个村子捐了10万斤大葱,国难当前,这种好事其实并不少见,可让人感动的是,这个村子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子,因为特殊时期联系不到刨葱机,300多个村民在地里硬生生地用手拔了三天。
做好事不论大小,这点大葱可能在别人眼里不算什么,可这已经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在云南的一个寨子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他们捐了22吨香蕉给武汉疫区。他们寨子里有一半人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摘完香蕉之后就用摩托车队运下山,接力运送到湖北,运送的司机们也是志愿者。
其中有一个开了1800公里的司机说,他挺身而出的原因是父亲曾在武汉服役。
这些人做的一点点事情,夹在几亿几十亿的捐赠里,并不显眼,但他们为了内心的善良,将自己能掏出来的全部都捐了,他们值得铭记,这份善意不容辜负。
最近,有一位年迈的拾荒老人感动了数亿人。老人没什么经济来源,只靠拾荒为生,偶尔也卖卖菜苗,一年只用10元电费,平时三餐都是捡饭店的剩饭剩菜吃,但武汉疫情爆发以后,他向灾区捐献了65000元。
很难想象,这笔“巨款”他究竟攒了多久。看着爷爷骨瘦嶙峋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就算倾尽所有,他也想要为国出一份力。
汉中有一位51岁的菜农,冒雪步行10公里,只为了捐600元菜钱去支援武汉,600元卖菜钱,对很多人来说简直微不足道,但对一个穷苦的农民来说,却是他能给出的最大心意。
我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算条件不好的人依旧有善良的权利,他们做的一点一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善意。
03
而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中,也不仅仅有这些淳朴的菜农,还有来自各个行业的从业者,有流水线上埋头工作的工人,也有风雨无阻全年无休的快递小哥。
南京一位快递小哥,在肺炎疫情发生之后,第一时间送了500只口罩到派出所,除此之外,他还拿出了800块钱,委托民警一定要帮他捐赠给武汉,他既急迫又热情的样子让人动容,但当民警问他具体信息时,
他却摇摇头说:“我不用留信息了,我相信你们。”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能给人无法言喻的力量。
四川隆昌某医院的员工陈雪燕,本来正在尼泊尔旅游,但在1月26日那天,她看到单位工作群的同事说口罩紧缺,陈雪燕当时就决定带口罩回国免费分给大家,她跑遍了宾馆附近的药店,买到5800只口罩,为了腾出空间装口罩,她选择丢掉了自己的衣服,而她在回国后将口罩交给了父母,要他们帮忙分发,自己则主动回到了工作岗继续工作。
而在得知医院的消毒酒精匮乏时,河南南阳有一位大哥,便用自家酿的酒提取酒精,耗费了两吨黄酒和一吨白酒,一共提炼出了600公斤酒精,然后马上联系了医院的工作人员,无偿捐献给了抗疫一线。可能他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但心里的那腔热血却比任何语言都直接,那些白衣天使选择逆行来保护我们,而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春暖花开时,他们能带着好消息平安归来。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浙江一家口罩厂,因为春节放假工人无法提前到岗,但令人惊喜的是,在发布招募信息后,有近200名志愿者报名无偿支援工厂。
我们以前总说患难见真情,而如今我觉得,患难不仅见真情还见人品。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却默默做着并不平凡的事。
虽然这场疫情对我们来说,是生理与心理的共同考验,但我们一定要顽强抗争下去,直到它消失殆尽。
虽然生活给了我们重重一击,但也是这一群默默的付出者,让我们热泪盈眶,也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希望,告诉我们,不管现实如何残酷,也依然要相信世间温暖。
04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尽人间世态,也看见在疫情之下苦苦挣扎的底层,好在,我们众志成城,有决心打赢这一场战役。
在海南海口的一家便利店前,老板拿出6万只口罩,不卖,免费发放给市民。
老板自己说:“我有很多同学战斗在一线,我能做的真的只有自己最微薄的一点力量而已。”
这一刻,很多平凡的人,争相做着不平凡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中平凡的一个存在,似乎没有什么闪光点,也不那么重要。但这世界从来没有所谓的超级英雄,不过都是无数普通的人在散发着光亮,照亮这一片天地的黑夜。
谢谢所有善良的普通人,这些温暖善意的汇集,会让我们迎来黎明的曙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4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