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
这段时间,韩红爆红,而她早年采访也被网友们挖出来。
我把这34分钟左右的采访视频看了一遍,发现韩红三观很正。
韩红的父母很早去世,2005年,奶奶突发脑溢血也去世,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走了,她的童年有些悲惨。当主持人问她:“这个问题可以聊吗?”
韩红摇摇头说:“没什么好聊的,你如果今天依然是一个一事无成,什么都没有的loser,我觉得你有权利坐在这儿说,得到别人的同情,可是坐在这里的韩红,你什么都拥有了,你还矫情什么呢?你为什么还要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在讲你童年的不幸……可怜的人还多着呢,还不如你,你拥有镜头,拥有话语权,可以说,那些人跟谁说?”
这话实在太正了。
现在看到很多综艺节目,还有国产电视剧,聊梦想必定有一个不幸童年,强调自己有多么不容易,引得大家同情。
乍一听很让人心疼,然而仔细想想,每个人不都是这么过来吗?谁追寻梦想的道路是一帆风顺?
靠卖惨,比惨,是没有底线的。
你觉得自己很惨,但有些人比你还要惨。
72岁的褚时健,从盛名赫赫的企业家,亚洲烟王沦为阶下囚。女儿在监狱收押期间自杀,而他自己也一身病,坐了三年牢,75岁的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保外就医。
褚时健完全可以卖惨,受到无数人的同情,可人家没兴趣卖惨,开始种橙子,开启新的事业。
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曾问褚时健:“褚老,如果您给自己留下一句墓志铭,会是什么?”
褚老爷子一字一句说:“褚时健,属牛。”
牛不是靠卖惨获得吃的,而是靠干活。
靠卖惨能获得一时同情,但注定不会维持太久。
因为成年人的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如果卖惨有用的话,大家都不用干活了,就等上帝来救济。
02.没实力,少卖惨,这不是情怀
有些人把“卖惨”当作情怀,在虚假“情怀”的大旗下,越来越多的不务正业就会变得理直气壮。
杨奇函曾说有一个985工科男给他留言,自己一直奉行“君子不器”,所以他在大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专业课,而是看了很多文史哲之类的书,以至于成绩很烂,现在就业面临压力,为了他的“情怀”付出代价。
杨奇函把这事说给他哥们听,哥们就说:“‘君子不器’强调的是君子不要过度工具化,不仅技术高,还要有情怀。情怀是建立在本职工作基础之上的。他不学无术的学渣拿君子情怀当什么遮羞布?”
把“卖惨”当作情怀,是对问题的逃避,对虚荣的向往,对努力的排斥,对侥幸的期盼。
逃课在宿舍里打游戏,没办法毕业,被包装成“游戏是我的梦想,为了梦想而奋斗”;
不好好学习多门挂科,遭到退学,被表演成“沿着乔布斯的步伐”;
明明自己没有本事,在单位混日子,被展现成“不向世俗低头,要像陶渊明一样”。
……
用卖惨掩盖无能,是新时代的阿Q精神。
当我们把自己的不堪变成情怀时,就会把一切的“不行”“不能”“没机会”“没本事”都变成“不屑”“不值”“无所谓”“太世俗”,让自己心安理得一些。
可是,情怀的基础,不是无能、懦弱和逃避。
情怀的前提,从来都是实力、 勇气和担当。
实力不行,就不要到处卖惨,也少拿情怀说事。
03.你的底气,不是靠悲惨的身世证明,而是你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活得不容易。
而有些人,不靠卖惨获得他人同情,而是用能力获得别人的赞美和尊重。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默默努力。
昨天《2019年主持人大赛》落下帷幕,新闻类冠军是邹韵。
从初选到总决赛,一路下来,她都很稳,有独到的记者视角,有新闻人的敏感触觉,从不刻意煽情,而是娓娓道来,犀利而又深刻。
是什么成就了邹韵?
就像她在节目中所说:“站在这个舞台上需要一种气,那就是底气。”
在这9年当中,她奔跑全世界各地,大到外交场所,小到一个村庄,每一份报道一条一条跑出来,一个一个字敲出来的,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编出来的,一场直播一场直播完成出来。
这些报道,这些文字,这些画面,这些直播不会骗人,时间看得见,也融入到邹韵的骨子里,成就了现在她。
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她最好的底气。
这个世界就是“狼多肉少”的时代,你不行,那就被淘汰。
我在看《华尔街》纪录片 时,里边提到华尔街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地方,大家都有很牛逼的学历,但谁的能力更胜一筹,谁就能留在华尔街。
没有人能平白无故获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只有证明自己的价值,才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
这个世界很功利,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狼狈不堪和鸡毛蒜皮的事情,没有时间相互比惨,大家都是把“惨”咽到肚子里,积攒能量,囤积实力,好好努力。
你弱就是弱,就不要靠卖惨获得大家可怜,卖惨只会让你显得更惨,何必自取其辱。
有卖惨的时间,还不如低头干活,做出一份成绩来。
成年人的世界,步履平地不是最佳道路,起伏才能走出岁月静好的人生。
就像余华在《活着》里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1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