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座地铁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幕;
孩子把脚踩在座位上;然后妈妈就教育说:“把脚放下来,你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呀”
这个时候孩子吼着对妈妈说:“我就不!”
妈妈看了一眼然后没有办法就放弃了;
生活中这样的列子并不少见,当父母和孩子说不要这样做的时候,有些孩子的回答是:“不,我就要这样做”这个时候大多数父母应对的方式要么就是听之任之,要么就是开始抓狂了;
如果孩子,很调皮,不听话,很叛逆,内心排斥父母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1, 父母的威胁命令
案例1:孩子吃完香蕉后把皮随便扔在地上;妈妈说:“你再把香蕉皮扔地上,以后你都不要再吃香蕉了”
案例2: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把玩具弄的还乱,妈妈收拾起来很费劲,就对着孩子说:“你下次把玩具弄的这么乱自己不收拾,我就把他们全部扔了”
这些指责与辱骂威胁和命令的方法,可能都只会让孩子在当下配合你一下,但他们内心当中是抗拒你的,而且反过来也有可能他会叛逆起来连当下都不配合你,他会故意跟你捣乱,因为他的情绪无法安置,因为它本身就就不愿意听你讲这些东西;
然后父母这样做的话其实只是在发泄情绪,没有传递任何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了当下强制性的配合你一下,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
正确的做法的是不要长篇大论,很多妈妈喜欢长篇大论;长篇大论是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哪个孩子会喜欢听你长篇大论的讲这些的大人的道理;我们只要讲清事实,然后再加上要求简洁的把问题说清楚就可以的,比如案例1中的问题可以和孩子说:“我看到有个香蕉皮在地上没有人管它,我希望你能把它收拾下,因为踩到会摔跤的,你也不希望爸爸妈妈摔跤是吧”
2,惩罚
对于惩罚的方式我其实之前有写过,这种方式短期内是能看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案列1:强强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妈妈出去买菜了,强强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瓶子摔碎了,
妈妈回家后看到很生气 就对着强强说:“以后不许看电视了”
这也是算乘惩罚的一种方式;通常孩子会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孩子会觉得父母很讨厌,然后心理想下次什么事情报复下她,谁让她这样对我,所以当父母用暴力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有一定的概率恨自己的父母;
第二种情况:“那行,那我以后就尽量别被你抓到,下次我会学聪明点然后尽量不要被他们发现” 甚至会让孩子撒谎;
第三种情况孩子看起来很乖,但实际上伤害很大,孩子会觉得父母说我是我自己活该,谁让我做了错了事,我做什么都做不好,然后他会对自我的评价不断的降低,当这个孩子对自我的评价不断降低,他的自卑情绪出现的时候,他这一辈子都很难再成功和幸福;
3, 多用赞赏
对孩子要多一些表扬肯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当然表扬和赞赏的时候一定是在特定的时候有事实有依据的表扬,有些时候盲目的表扬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案例:孩子在投篮,然后那个投了半天终于投进去了,然后爸爸就说,哇哦太棒了,了不起。,跟他说太棒了,了不起的时候这个孩子反倒不打了,把篮球一丢不完了,这个爸爸就想怎么回事,我这夸两句怎么反倒不爱玩了呢,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一夸他就不做了;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我们的这种评价式的赞赏是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种赞赏的方式是没法使得对方更有动力前进的。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你一定要描述出你所看到的东西,比如说爸爸如果这样讲说,我看到你一直在练习投篮,并且最后能够投进去头连着投,中了三个球,我觉得你真的是进步。那这就是描述你所看到的东西,
我们赞赏的时候一定是因为孩子做到了什么,因为孩子表现出了什么;因为你今天表现的有耐心,因为你今天懂礼貌等等,然后我觉得你做的很棒 我要表扬你,从而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孩子鼓励;
4,勇于道歉
对于部分父母来说给孩子道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孩子最初学习到的东西都是来源于父母,大人做错了总是没有关系,孩子会想着为什么你们大人这样做可以,为什么我就不能做,为什么你们做错了就可以呢;所以父母做错的情况下一定要勇于的和孩子道歉;而且一定是正面的道歉,不然孩子也分不清楚你是在道歉还是在开玩笑,这样孩子才会有样学样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正确的面对错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9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