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关注转发点赞。
文/陈澄
这个春节除了病毒,最大的幸事是,在家不花钱就可以看电影《囧妈》。
《囧妈》不仅让导演徐峥成了大好人,从大年初一到初三,我把电影看了三遍,还学会了关于写文章的技巧。
1.写文章遣词造句要求严谨,好的语言就是好的装扮。
电影搞笑又煽情,经典的台词,起到了关键作用。
娜塔莎是俄罗斯人,在中国学习古汉语。剧中她用了很多成语和诗词,比如兴风作浪、瓮中捉鳖、露水姻缘、一丘之貉、物是人非、弃如敝履、头上三尺有神明、一江春水向东流。
她和徐伊万在火车上相遇,她说成是露水情缘,她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起到了搞笑作用。
母亲卢小花担心徐伊万经常在外面吃饭喝酒,影响了儿子跟儿媳的感情不能生孩子,她训斥徐伊万是不是在外面猫三狗四,横七竖八,做一堆不着四六的事情,最后搞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这话一出,直戳戳指向徐伊万的心窝,他在心里无法接受,甚至会怀疑,父亲的死不是喝酒喝死的,而是被母亲气死的。通过这样的争吵,把剧情推到小高潮。
这段台词通过排比夸张的手法,在语言上达到有气势有力量的效果,从而让母子吵翻。
徐伊万跟张诺的感情已经走到了边缘,他说是因为张璐太讲道理,在感情里太讲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讲道理。
娜塔莎也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只有伤心的人,才能懂得别的伤心的人。
这样台词算得上剧中的金句了,还有很多,就不全部举例。虽然不能一语惊四座, 闻者起惊雷,但是有很强的共情力,能带给给人启迪。
汪曾祺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写作的人都知道,何止只有小说需要语言来支撑,任何一篇能好文章都离不开好的语言。这部电影的语言好就好在,该搞笑就用搞笑的语言,该讲道理就用讲道理的语言,绝不含糊,恰到好处。跟写文章要反复打造语言,如出一辙。
2.穿衣服要从里到外,行文逻辑也得一条条厘清。
在电影中有3条线索,第1条儿子跟妈妈之间的纠缠,第2条丈夫跟妻子的感情纠缠,第3条是工程项目暖霸的利益纠缠。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母子,夫妻和工作的纠葛,每一条都是我们普通人得面对的问题,逻辑也很清楚,一看就懂。
《非虚构写作课》中讲,如果你的作品内容很充实,那么无论风格多么粗糙,都会比那些句子精妙却漏洞百出、思想空洞的作品优秀。
如果你内衣外穿,可以说成是超人,有特色。但是你行文逻辑不清楚,胡乱搅在一起,即使你用了很好的词语,大家看不懂你要表达的内容,就得不偿失了。
3.逻辑确定的同时,层次分明,重点清晰。
从电影的名字叫《囧妈》不难看出,徐伊万跟卢小花之间的母子情,应该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所以在电影中,徐伊万跟张璐之间夫妻之情,张璐跟律师,以及纳塔莎跟未婚夫这些都是相对次要的,着墨不多。但是在次要中也是有重点的,徐伊万跟张璐用力相对多一点。
电影从儿子拒绝妈妈的大白糖奶糖、饼干、方便面开始,到儿子手机落水,跟陌生女孩吃饭喝酒,母子因为父亲的争吵,再到高潮雪地遭遇大熊的攻击,直到参加大合唱。一步一步,剧情都是围绕着母子之间的纠缠来展开的,从轻到重,抓住了观众的心。
电影和文章是相通的,逻辑确定的同时,层次要分明,重点也要清晰。如果电影把夫妻和工作都浓墨重彩,那名字恐怕得叫《囧妈+妻+工作》了吧?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重点抓不住,就得乱成了一锅乱粥,没看头。
4.关于写作
电影票房高不高,必然有诸多因素影响。而一篇好文章就需要有美好的语言,流畅的逻辑,突出的重点。好的逻辑是整篇文章的骨骼经脉,而语言更像整篇文章的血肉皮肤。俗话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而好文章在于多写,我们先从打基础开始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转发,点个赞再走吧~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 者: 陈澄,痴迷写文章的小女子,写吾所想,抒吾所感,自得其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7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