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湖北农民拿出红军欠条,85年前借400大洋,如今兑付他多少钱

湖北农民拿出红军欠条,85年前借400大洋,如今兑付他多少钱

一张印有“400元大洋”的红军借条

2015年,湖北农民杨明荣,拿出了一张泛黄的85年前的红军借条,该借条长约12CM,宽约4CM,借条由红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出具,借款400块大洋,借款人处盖有队长涂杏的印章。

据杨明荣回忆祖父杨长银的话说,当时祖父手里只有300大洋,还是让自己儿子杨文顺即杨明荣的父亲借了亲戚100多大洋才凑足,并毫不犹豫的将其借给了红军。是什么促使杨长银做下此举,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番故事呢?按照消费水平的对比,这样的一张欠条现在需要兑付他多少钱呢?

图:杨明荣老人手持一张红军“借粮证”

“400元大洋”之于民国时期的农民

400元大洋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按照当时学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在20世纪20至30年代间,平均每家农户的收入多在100-300元之间,人均年收入20-50元。当时一亩田的收入大概在4-5元左右,也就是说要有四十亩田每年收入才能达到160元。而四十亩田是什么水平呢?

以河南的一个县城为例,人口比例10%左右的地主和富农占有近一半的土地。富农大概有30-100亩的土地,一户富农大概会雇佣2个长工,雇工的年工资大概在每年10-20元。而中农平均13亩,贫农平均6亩,一年所得的收入还不包括需要向地主缴纳的地租以及各种税赋。一旦遇到荒年,很多人就因为没有办法生存而选择逃荒,流亡他乡,甚至客死异乡比比皆是。

当然,农民主要是以土地收入为生,还有其他收入来源诸如农副产品以及牲畜家禽等收入。但在当时的情境来推断,400元大洋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大一笔钱。如果是雇工的话,可能就是其半生的积蓄了。

艰难困苦的农村社会生活

这张借条大概发生在1930年的湖北,此时处于战争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也从幼稚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军阀混战与内战频发,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农民的生活艰辛无比。当时农村社会还是半封建性质的,存在着封建残余势力的压榨与剥削,佃租与高利贷盛行。农村经济也备受帝国主义次殖民地性质的压制,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态。一方面,社会生产严重不足,荒年时期农民以树皮果腹;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在上海等某些大城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奇货可居。

图:民国时期农村生活场景

自古以来,中国人紧紧依附于土地这一关键生产资料,形成了乡土社会并与之形成相关的乡土文化。土地一直以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使得谁拥有土地谁就拥有了至高的话语权。而其他辛勤劳作的人民却成为了土地的奴隶,大量的土地被地主阶级,包括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乡绅恶霸所占有,阶级出现分化。所以普遍出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种局面。

图:民国时期老上海生活场景

打土豪、分土地、农民翻身

新中国的成立就为围绕着解决最广大人民最迫切的需求,以“打土豪、分田地”为口号的土地革命,就是在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基础上而最终取得全面胜利。从25-26年间的“借粮”运动、“减租减息”及“五抗”运动到武装暴动,农民斗争从最初的减租、抗税、减息反抗压迫到最终武装与乡村旧恶势力斗争,地主豪绅以及贪官污吏组成的封建势力代表们逐渐成为农民仇恨的对象。

图:农村武装革命队伍

从28年5月开始,各地的工农武装陆续称为红军。随后,军阀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混战。各地红军趁机发展革命,发起黄麻暴动、商南暴动、六霍暴动,并成立鄂豫皖新苏区。30年开始在农村地区先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图:《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30年至31年间,为统筹管理日益庞大的队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整编运动,红一军就是在当时由鄂豫皖红十一军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组建而成的。所以这张借据的真实性是可以考证的。当时,农民普遍认为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加上整编后的红军有着严明的纪律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普遍受到当时百姓的拥戴,农民自发的向红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于是,各地出现许多借粮账本,透过发黄的依稀可以辨认的账本,似乎眼前又浮现了老区人民支持中国革命的颗颗红心

虽财有限,但情无价

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1930年代的中国,一元钱有着什么样的购买力呢?大洋俗称“袁大头”,民国初年,“壹圆”(一元)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大约24克纯银,约等同于九成银、一成铜铸成的硬币。1928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壹圆含纯银23.493448克,与“袁大头”相比,体积稍小,含银量较低,被称为“孙小头”。

图:一枚大洋的正反面,俗称“袁大头”

以上海为例,当时每市斤大米6分多钱,一银圆可购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大约2角至2角3分,一银圆可买4-5斤猪肉;一银圆可买十张电影票。除却因去年以来猪肉涨价带动的CPI,就以大米的市价来计算,现在超市里一斤普通大米大概需要3-4元,也就是说当时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50元左右。而当时一个普通办公室职员一个月工资,每月赚的两个大洋。所以说当时的国情国力下,一元大洋的购买力可以说是相当高的。

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综合因素来看,1930年的400元大洋,已经不能够用现在的等值货币来进行兑换了。现今,1元大洋大概价值100元左右,400元大洋也就是40000元。这些数字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所具有的含义,而成为当时农民支持中国革命的一种象征,更具有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

2.民国时期农村生活水平评估;

3.1930-1931年主力红军整编的源起、规划与实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678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