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递——接受式
它主要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基本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能使学生比较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信息,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直接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使其主动从原有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固定”或“同化”新知识。
(二)自学——辅导式
其基本程序为: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只起解惑,释疑的作用,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引导——发现式
其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这种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验证等。其局限性是较适用于数学、科学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学会怎样才能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四)情境——陶冶式
其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这一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个
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较适用于外语课、语文课、课外各种文艺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示范——模仿式
它多用于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学,通过这种模式所掌握的一些基本行为技能,如读、写、算以及各种运动技能,对人的一生都是十分有用的。它包括: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四个基本程序。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远远不止这几种,且每种模式都可以有许多变式,各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和各个具体教学单位时间(课时)一一对应的,有时一个课题的教学过程往往需要好几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来完成,而有时一种教学模式又需要通过若干次具体教学活动才能完成。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选择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57901.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8岁被"圈养"在家,家长的溺爱养出中国巨婴,家长们该重视
« 上一篇2020-01-25 00:00:37
为什么要考MBA?14张图展示读MBA前后发生的质变
下一篇 »2020-01-25 0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