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寒假开始了,不少爸妈都给娃安排了寒假出游。杭州的徐爸爸也不例外,在期末考前,他就和女儿的小伙伴一家约好了,准备过几天去云南玩一波。
不过,家有琴童,徐爸爸一家的这一场旅游并不是纯粹的旅游观光,因为每天,女儿小徐都有一个必须的“行程”得排上——练琴。
琴童们在校园里练琴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对弹琴的向往
对于琴童们来说,练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
都说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语文数学作业可以不做,但琴可不能不练呀!”徐爸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女儿小徐今年读三年级,从中班开始学钢琴,已经练了四年多,去年暑假刚刚过了8级。
“练琴苦,小的时候经常全家‘鸡飞狗跳’,不过,这是孩子自己也认定要做的事情,这几年大了,她还是挺懂事的,也挺能坚持的,基本上每天都保证1小时。”
1月初的期末考结束后,小徐有了大块的练琴时间。
“假期里有时间,当然就要加练了。”徐爸爸说,小徐农历年初十还有一场钢琴比赛,除了个人的比赛,还有和小伙伴合作的“四手联弹”,在那之前,得“集训”一把。从期末考后一直到现在,小徐每天下午都要在琴行苦练,两点开始,六点半结束。“弹累了就休息休息,休息好了就继续练,每天起码三个小时。学琴后,我们希望给她多创造一些上台展示的机会,这样她会比较有成就感,也有继续练习的动力!”
徐爸爸说,让孩子学琴,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她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练琴,让孩子明白做事要认真、坚持的道理。
“我们从没想过以后走职业的道路,但既然开始了,就要踏踏实实地完成、认认真真地坚持。出去旅游,练琴肯定没在家那么方便,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只要安排好,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徐爸爸笑说,对琴童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练琴!
在外地琴行练琴除了偶遇天南海北的琴童,还偶遇了热爱音乐的老人家
钢琴那么大只,出去玩也不能随身携带。
“找琴行啊!现在学琴的人多,琴行也多,当地找家琴行就行了!身边的琴童都这么做。”徐爸爸说,他们一家早就已经习惯了在出游时,在行程安排的“每一天”写上“练琴时间”。
“孩子大班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尝试在旅游时找琴行。刚开始比较心慌,问了好几个琴童的家长,咨询了他们的经验。”徐爸爸说,刚开始时,在出游前,一定要找到住宿附近的琴行,打电话预订,甚至为了去琴行方便,每次都是选择市中心附近的住宿。“我们尝试了几次后,就越来越笃定了。只要是住在闹市区,琴行还是很好找的!”陈爸爸说,这几年基本上都在国内和几个东南亚国家出游,也在很多个城市练过琴,“低的20多元一小时,高的在50元一小时左右”。
为了给练琴留出时间,徐爸爸一家的出游都是“放松型”的:“没有太多的打卡观光,有时候早上起来,吃个早饭,我们就去琴行练练,或者早上出去逛逛,下午到琴行练,有时候是1个小时,有时候是3个小时,中途累了,就在附近逛一下再接着练。”
去年暑假,小徐一家去了三亚,住在大东海景区附近。
“我们到的那天,就在附近一家商场里找到琴行了。那家商场的地下一层,有好几个琴行。”徐爸爸说,那时候正是暑假的旺季,琴行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琴童有不少。来自天南海北的琴童,一样的租琴房练习。
“除了小孩子,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大人,也在租琴房练。”最让徐爸一家感慨的,是有好几位旅游老人也在练琴,他们说,每天练琴很自然啊,就是要天天练,一天不练手痒啊。“老人家们肯定不考级,也不去比赛了,他们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喜欢钢琴,热爱音乐。小朋友看到这个也是挺震撼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3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