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考生,
却全程参与“中国第一考”的全流程……
从软件到硬件,从网络到电力;
从交通到安保,从测试到保密;
他们全力排查,为法考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保驾护航。
他们,是谁?
(一)
这个人有点“暖”。
八月的烈阳铺满了办公桌,一条体型硕大的拉布拉多导盲犬静静地伏在男子的脚下,“读题的语速可以调快一点,谢谢!”一位身着蓝白条衬衫的男子跟身边站立的工作人员朗声说道,他带着耳机,静静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
这一幕发生在深圳市司法局17楼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内,男子是一名视障人士,他也是2019年法考的一名考生。
2019年,全国一共有11名视障人士报名参加法考,其中2名在深圳考场完成考试。
为了充分维护视障人士的考试权益,深圳市司法局负责考试工作的黄子彪为他们单独编场考试,并启用了司法部专为视障考生开发的考试系统。
多年来,黄子彪从考生角度出发,想方设法为考生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对特殊情况的考生也尽可能给予帮助。
他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很重要。既是为国家选拔法律人才服务,也是为每一位考生提供服务,关系每一位考生的命运前途,所以他一丝不敢马虎怠慢。
深圳考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大考区,连续3年考生人数过万。
由于编制有限,多年来司法局考试专职公务员只有他一人,工作量可想而知,但他在重压下总能根据情况的变化,通过制作考务资料、配备科技产品等方法,使考务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把工作做专做强。
2018年9月22日首次“法考”客观题考试,在最后一个考场成功收卷的那一刻,他和一起奋战的领导和同事们击掌欢庆、喜极而泣。
(二)
这个人有点“拗”。
从家到单位,这条司法战线的追梦路他已经奔波了十几个春秋,但他依然带着那颗初心,年复一年地为考生服务。
他就是河北省保定市司法局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处主任科员尹铭。
2014年12月4日,对考生小王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尹铭一个热心负责的举动,很可能改变了她的前途。
那是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的最后一天,尹铭发现有几名考生还未进行申请,赶紧挨个电话通知,但小王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
考生如果错过了申请,很可能影响资格申领,导致成绩作废,来年还要重新参加考试。
想到这些,下班后尹铭立刻动身,骑车来到小王信息中填写的住址,却没想到她已经搬家了,但尹铭没有放弃,从邻居那儿要来了小王父母的联系方式。
就这样几经辗转,尹铭终于联系到了小王的母亲。可是小王人不在保定,父母也不知道网上申请怎么操作,于是尹铭又回了单位,根据考生信息帮她完成了网上申请。
这时,距申请截止时间只剩不到4小时。
提到尹铭帮助女儿的事,小王的母亲感激地说:“多亏了尹铭,我女儿才能顺利完成申请,否则女儿可能明年就要再参加一次司法考试了。”
原来小王考完司法考试后,感觉发挥得不太理想,所以没查分数就去北京备考研究生了,手机也换了号码。
小王的母亲想请尹铭吃顿饭,或送他些礼品来表达感谢,都被尹铭一一拒绝了,他说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2018年,为了充分做好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机考)的工作,尹铭多次前往考点,与机考公司一同进行考前设备测试到深夜。
特别是电力保障问题,他与学校、供电公司研究制定主备供电方案,积极投入到抢供电演练,做到保电方案、应急步骤、时限控制精准,确保首次机考工作万无一失。
有些坚守,看似平淡无奇,但他的热心为民、始终如一恰恰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三)
这个人有点“倔”。
2002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首次启动。也就在那一年,陈健被调到了临时筹备小组,负责司法考试的服务工作。
这一待,便是17年。
从那年起,陈健与司法考试一同前行,他凭着忠诚于党的信念,为民服务的心,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
这个看似粗犷的汉子其实有着一颗无比细致的心。
在他看来,做好考试的服务工作,不求多出彩,最重要的是不出错。
“一场考试,关系着他们的前途。”
涉及考试的整个流程,陈健都会逐一把关,一个细节不落下,他的仔细认真,在旁人看来,甚至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
考场的信息,具体到考点的地址,他都会进行核对,而且还采用多重保障模式:先用地图软件查询,再和考场单位的工作人员反复核对。
凭靠着他的谨慎和细心,就曾经避免了一次错误的发生。
陈健在核查时发现即将发布的公告中某考点地址跟实际地址相差甚远,陈健确认后立即进行纠正。
为保证考场服务人员能做到有问必答,陈健与同事们精心编制了一本考试服务工作手册。
手册虽说只有20多页,但涉及了考试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被工作人员们誉为“工作宝典”,任何疑问都能在“宝典”中觅到答案。
凭着为考生服务的念头,他认真细心地守护着一场又一场的考试,至今,重庆市每场考试都保持着零失误的成绩。
资格考试已经走过十余载,变化不少,而每次的创新试点,重庆都参与其中。
2018年,更是迎来了大变化,“司考”变成“法考”,并且重庆是唯一一个实行主客观题考试全面计算机化的省级单位。
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给陈健和他的同事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这点上,陈健倒是一贯的淡然。多年的历练,让他在面对任何危机时都能做到处变不惊。
面对计算机考试系统方面的问题,他主动找到负责公司请教,直到成了这方面的行家,甚至技术公司的技术人员去考场试机时遇上难题,都是在陈健这个“外行人”的指导下解决的。
黄子彪、尹铭、陈健,他们有着同一个响亮的名字——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
从“律考”到“司考”再到“法考”,不变的是他们的从严治考、规范管理、热情服务。平凡岗位的背后,是他们始终如一不凡的坚守。
如果将职业资格考试比作浩瀚的大海,考生们就像一艘艘出海的小船,法考工作者便是那黑夜中的灯塔看守员,为船儿们抵达胜利的彼岸默默奉献。
向榜样致敬!
作者 | 于依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2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