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张彦飞:对那片黄土地永恒的记忆

张彦飞:对那片黄土地永恒的记忆


在外奔波的游子,梦中总有着故乡的影子。在梦醒的时候,有丝丝叹息与不舍萦绕心头,那是对故乡那山、那水、那人眷恋的情感。 故乡的山连着山,在那高高的山顶上一眼望向远方,数不尽的塬峁山梁及沟壑相连相接,似龙似象,曲线般奔向远方。那山梁上破败的长城逐行逐远,试图叙述着历史的变迁。随风旋转的风力发电勾勒着一副壮观的新能源世界。整齐的梯田,蜿蜒的小路随处可见。山坡的草丛中,山鸡鸦雀,狡兔刺猬,野鸡飞鸽应有尽有。登高望远,天高云淡,山村炊烟四起。于是山的伟岸,山的开阔让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故乡的山四季有着不同的颜色。每逢春季,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满山的草呀、树呀,点缀着层层绿波披满山坡。 满山的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把山装扮成花的海洋。夏季来临,骄阳似火,尺把高的谷苗子随风飘扬,点头哈腰,大有一番沙场点兵般的热闹。紫色的苜蓿花与金黄色的柠条花漫山遍野,更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黄色的杏、红色的桃、扑鼻的香瓜、沙甜的绿皮西瓜让人垂涎欲滴。秋季,整座山是一片丰收的世界,黄色的谷子,红色的高粱,土褐色的豆豌,还有那红红的苹果,让山坡成为五颜六色的图案。寒冷的冬季,鹅毛般的大雪会顷刻间将大山覆盖。于是,所有的山、所有的树、所有的路,都银妆素裹,白茫茫一片。 故乡的水清澈见底,蜿蜒着流向远方,或成小溪,或成大河,或在地势陡峭的悬崖边飞流直下,或在平缓的山川口聚积成坝。于是聪明的故乡人便打起了水的主意,修建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窑洞依山傍水。在河岸两边开垦出片片稻田及玉米地,即使在狭窄地带也被利用为菜园子。在离村较近的地方会建许多大棚,种植着反季节蔬菜,花卉,种苗运到城里去卖。或种植草莓,油桃,葡萄等开发为采摘园供游客享受采摘的乐趣。也有人会在平缓地带开发出许多鱼塘,鱼塘边的农家乐会招来许多游客前来品尝。还有人会利用悬崖边的瀑布及峡谷中湍急的河流做起旅游的文章。在炎热的盛夏, 在峡谷里,人们漂流戏水。 在水坝上,人们乘坐游艇游玩。在沙滩上,一顶顶野外帐篷随处可见,孩子们光着脚丫追逐打闹,大人们则悠闲地垂钓烧烤。就连远处的水草地上,都有成群的羊群,花白相间的奶牛,黄色的耕牛及撒欢的毛驴或驻足,或奔跑。 故乡的人勤劳朴实,随布谷的叫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总是辛勤地耕耘在这片黄土地上。春耕时,庄稼地上尽是耕牛犁地的身影。男人将耕牛套上犁前边耕地,女人跟在中间挂着粪兜施肥铺粪,小孩则在后头点着种子。满山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犁痕将干燥坚硬的土地犁得湿漉漉一片。锄苗时,大人们顶着烈日,戴着草帽,将庄稼地里的杂草收拾的干干净净。小孩则挑着担子送水送饭,顺便挖一些野菜,砍些青草喂养牲畜。收秋时,大人小孩们拉着驴车,背的背,驮的驮,尽管满脸汗水仍然难以掩饰心头丰收的喜悦。 一墩墩,一摞摞的庄稼整齐地堆放在打谷场上。几头毛驴并排转圈地踩着铺在场中央的庄稼,男人们挥动着木锹,吹着口哨,将踩压下来的杂粮高高扬起。 尘土与碎屑随风飘落,金黄色的颗粒干净地落下来堆成小山般的形状。女人们挥舞着镰架,将角落里未踩干净的庄稼敲打。孩子们则拿着扫把,簸萁,口袋忙着装粮。精明的果园经营者会将红彤彤的苹果摘下来,打包成箱,运到遥远的集市上去卖。只有冬天,故乡的人才算清闲。男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打牌喝酒,感受着冬天的闲逸。女人们纳鞋底,做棉衣,或推碾磨,为过年做准备。孩子们则打雪仗、堆雪人、滑冰车、爽朗的笑声响彻一片。 故乡的人热情好客,人情味十浓。谁家来了客人总会杀鸡宰羊,烧酒招待。主人会邀请村里人作陪,魁五手呀,六六顺呀,划拳声一片。喝不进去酒的人会唱着酒歌酸曲或高歌一首陕北民歌,那高亢豪放的歌声从山沟飘向远方,很远很远都能听到。遇上婚丧嫁娶或修建房子之类的事情,他们都会热心帮忙而不要报酬。对有疾病或困难的村里人,他们会自发地看望帮助。在茶余饭后,他们喜欢一大群人围坐在土炕上或街头上拉家常。说着谁家的孩子考出去了,谁家挣钱了诸如此类的话语。即使孩子们,也会看着老爷爷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听他讲上古传说,奇闻逸事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故乡的集市特别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们把本不宽敞的街道拥挤的水泄不通,挑选着自己的生活日用品。街道两旁的摊贩忙碌着生意,即使遇到熟人也顾不得招呼一声。铁匠拿着大锤,在旺旺的炉火上狠狠地击打铁器,修补乡亲们带来的农具。磨房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在门外排队的人伸长脖子焦急等待。皮毛市场及牲畜市场,小贩用狡诘的目光试图读懂欲卖者的心理,在中间人的捏码子商榷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生意成交。男子试图讨好未婚妻,给挑选上好的衣服。在一群年轻人的起哄下,姑娘羞红了脸蛋跑出了人们的视野。朋友们相促相拥着走进饭馆,进行一场酒宴来联络感情。亲戚们坐在阴凉地上聊天。在黄昏的时候,集散了,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故乡的老一辈人对山神特别敬畏,所有的民间习俗大都与敬奉山神有关。他们会集资修建本村的庙宇。庙宇高耸入云,规模宏大。各种神像惟妙惟肖,壁画优美,香火鼎盛。正月初一一大早他们会敬香上佛,抽签算卦。年过后初十左右,老会长会召集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排秧歌,粘吊子,勾九曲,做彩衣等,为即将到来的庙会作准备。正月十五的庙会特别红火。一大早秧歌队伍首先进行请神仪式 ,唢呐声,敲鼓声,拍镲声震天动地。男打腰鼓,女舞扇子,扭秧歌扭的生龙活虎,精气神十足。跑驴,划水船惟妙惟肖。后头队伍中的丑角们滑稽可笑。指挥哨声一吹,旗子一展,排兵布阵。文武进殿,白马分鬃,八角楼灯,十二莲灯等阵势层出不穷。在请神仪式后,秧歌队伍会挨户沿门子。各家备下钱,瓜果梨枣,花生糖果作为对秧歌队的犒劳。当然,离不开对在场人的一番烧酒礼让。伞头用唱句的形式将美好的赞美祝愿之词献给殷勤招待的主人,秧歌队伍和声一片。中午时分,庙上会准备会饭,意味着吃会饭的人会受到神灵庇佑,无灾无病。晚上夜幕降临,九曲坛上灯火辉煌,花炮在空中绽放。人们在秧歌队伍的带领下前呼后拥,进行转九曲活动。其后进行踏夜场活动,秧歌舞蹈,秧歌剧对歌,阵势宏大。老艄公,小艄公及花大姐的唱句对白划水船表演,赢得观众哈哈大笑。新媳妇回娘家的情景剧跑驴表演,赢来观众声声叫好。年轻人特意排演的二人台也会趁机露脸。收场之后安定神位,疲惫但又快乐的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回家歇息。 四月初八一般是特定给山神说书唱戏的日子。唱戏一般三天,戏子们化妆着各种花脸,穿着古装,吼着秦腔,进行各种历史剧的表演。戏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远道而来的摊贩吆喝着卖各种吃食东西或玩具。说书艺人们会卖力地弹着三弦,晃动着绑在腿上的快板,将一群不愿看戏的年轻人聚集麾下。或打一段宣传政策的小段,或来一部历史演艺。学猫学狗,反串角色,时而轻声细语,时而高声大喊,时而装疯傻笑,时而怒目睁眼。口吃之人,醉汉愣汉大多为艺人诋毁逗趣的形象。在干旱少雨烈日暴晒的六七月,偶尔能看见人们光着膀子,头上戴着柳条,抬着神位,在老会长近乎哀嚎的祈雨调中,跪在山头上祈求龙王降雨。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倍感疲惫的时候,我就会深深思念故乡的那山、那水、那人以及那习俗。是那片黄土地养育了我,那山让我学会了坚毅,那水让我懂得了包容,那人让我知道了人情世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故乡永远是我心底根之所在,情之所系。


作者简介:张彦飞,陕西横山人,教师,上学期间曾因优秀的散文诗歌创作被委任校文学社散文版主编,主要创作长篇叙事诗《鹊桥传说》在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上荣获一等奖,在首届“桃李芬芳”作品赛上荣获现代诗佳作奖,并在《雪莲诗刊》发表。散文《青春的旋律》在2015年度当代文学精品选作品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发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2275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