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业绩变脸,产品越来越不卖不动,爱生活的拉芳却爱上了理财

业绩变脸,产品越来越不卖不动,爱生活的拉芳却爱上了理财

“爱生活,爱拉芳”这句广告词相信大多数朋友都耳熟能详,曾经的拉芳是多么的辉煌。当年,拉芳是洗护行业的老大,洗发水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宝洁和联合利华,2017年拉芳上市之后,市值最高超120亿。但是现在呢,市值仅剩33亿,除了超市的货架上,几乎看不到拉芳的身影了。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各种日化企业不断崛起、抢占市场份额,拉芳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不断被排挤,整体业绩也不断下滑。2018年拉芳家化营收为9.64亿,同比下降1.73%,扣非净利润仅1.08亿,同比下降11.98%,今年营收有所起色,但净利润仍不容乐观。截止到今年前三季度,拉芳营收同比下降1.84%,为6.96亿,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比下降58.95%,仅为4919万元。

拉芳到底经历了什么?拉芳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拉芳还有“翻盘”的可能吗?

一、理财投入过高,势必影响企业营销和研发

2019年上半年拉芳营收为4.58,同比增长3.67%,归属净利润为4744万元,同比下降43.15%。营收呈增长状态,但净利润大幅缩水,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第一,募集的资金用于投资理财占比过高。

拉芳是个很有意思的公司啊,自2017年上市募集资金7.5亿,它拿出96%去委托银行进行理财,不仅如此,自己还贴了4.7亿一起去做理财。刚刚上市的公司,拿到钱想的不是怎么去扩大生产规模,而是去理财,股民能放心吗?或许从那时起,就暗示了拉芳衰败的趋势。

2018年本来拉芳有一个“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预计花费5.5亿元,意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结果公司“审慎”考虑,决定暂缓实施了……2018年正是网红经济如火如荼开展的大好时候,拉芳就这么错过了,这钱又用在哪了呢?没错,又委托理财去了,2018年拉芳用于理财的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分别是6.5亿和5.9亿。

拉芳理财投入过高,势必会影响其公司渠道拓展和产品研发,而且理财收益的波动也能直接影响其利润额的变动。

第二,高额的销售费用,却收效甚微。

成千万上亿的销售费用,甚至是净利润的好几倍,这是日化行业的“惯例”,像上海家化、珀莱雅、御泥坊,广告打的铺天盖地,但是现在我怎么感觉没怎么看到过拉芳的广告啊,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拉芳销售费用高达1.939亿,同比增长27.72%,那么这钱花哪了?

从拉芳今年半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因,7483万,占比38.59%的销售费用都用在了市场开发上边,广告费用只有2263万,占比仅11.67%,还不及职工薪酬的一半。2018年拉芳线上营收1.06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0.98%。这也反映出拉芳的销售模式,还是像前几年一样更注重线下经销、商超渠道。时过境迁,现在的消费者明显更倾向于淘宝、天猫、小红书等线上渠道,不跟随消费者喜好及时调整销售计划,怎么能抢占先机呢?被动适应早已丧失主动权。

第三,拉芳产品不具竞争力,导致库存商品积压

现在日化品市场分散程度很高,各种品牌、产品层出不穷,各种用途、包装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只有产品具有独特性、竞争力,才有可能杀出重围。拉芳虽然投资了好几个子品牌,但也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是拉芳最大的问题。拉芳每季度所花费的研发费用在900万左右,而同行企业上海家化要花费3000-4000万,珀莱雅花费1500万,一分投入才会有一分收获,你把钱都投在理财上了,产品就能研发出来?

由于产品不具竞争力,必然就出现库存商品滞销的情况。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拉芳的库房里还堆着价值2亿的商品,存货周转天数居然高达310天,一年才365天,这个周转速度远低于同行企业,拉芳的老板看着挤压成山的商品能睡的好觉吗?

二、拉芳部分财务指标惨淡,未来翻身空间较小

在拉芳公司经营发展情况持续走弱的趋势下,部分财务数据指标下跌幅度也非常明显。

首先是存货周转天数,上文只是简单提及了存货的周转情况,让我们与同行企业对比看一下。拉芳上市之后存货周转率一直在降低,周转天数逐渐拉长,现在直逼320天,约等于11个月,洗发水的保质期也不过两三年。安利股份的存货周转天数在90天左右,珀莱雅的存货周转天数不超过100天,上海家化的存货周转天数不超过120天。由此可以看出,拉芳的存货周转速度很成问题。

拉芳自上市之后资产收益率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总体维持在5%左右,而珀莱雅的资产收益率至少在10%左右,资产收益率主要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拉芳资产的利用率明显不及珀莱雅的一半。

中国日化行业市场份额确实较为分散,各大品牌的市场份额都比较低,欧莱雅目前是国内日化行业的龙头公司,市场占比也仅3.5%,与拉芳同专注与洗发水产品的海飞丝,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2%左右,但是拉芳的市场占有率不及0.2%,与上榜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拉芳错失“网红经济”的快车,线上销售必定落后于人,且产品又不具明显竞争力,未来“翻身”堪忧。

三、总结

拉芳也曾红极一时,是日化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是公司不注重产品研发,不注重线上销售渠道,反而去做投资理财,只能被动地被同行企业吞噬原有的市场份额。舍本逐末,前路堪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1236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