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鸿/文
人说,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映证这话,不用到横断,只需驻足四顾,一切便了然。人还说,世界之大,总没人的心大。可是,置身横断山任何一个地方,或是在一个玛尼堆旁,或是在央迈勇神山下,或是在稻城用牛粪堆砌的围墙前,或是在一只花梨木制的经版上,不用放眼,一切会让人觉得,人心真的很小,小到装不下这里任意一个物,一土,一水。而且因为这里,如同但丁《神曲》所描绘的净界。
但丁《神曲》里的净界,是到达天堂必经的磨难。进入净界的灵魂,虽然与地狱的罪人有着同样的罪过,但他们程度较轻,并已然悔悟,得到了上帝的宽恕,从而进入净界修炼,忏悔洗过。净界山形似金字塔。但丁随同浮吉尔走进净界山门的时候,守护的天使用宝剑在他的前额上刻下了七个P字,表示人生的七宗罪过,即骄、妒、怒、惰、贪、食、色。赎罪的灵魂在净界修洗,每升上一层,就有天使替他拭去一个P字,以至达到最高的一层,便是净界山顶的“人间乐园”。此时,浮吉尔隐退,但丁年轻时候爱慕的贝娅特丽齐出现,并让他喝下忘川水,遗忘过去种种过失,从而获得新生,最后,贝娅特丽齐带领但丁游历天堂。可见,净界就是灵魂罪恶归零的过程,就是纯净灵魂的地方。
无独有偶。但丁的这个故事,在西南中国的横断山脉腹地,得到真实再现。德国人约瑟夫.洛克,以自己的探险行踪,把但丁净界的故事搬到这儿,重新演绎了一遍。
香格里拉,英文的意思是“遥远迷人的地方”。香格里拉亚丁贡嘎林雪山,是当地藏民心中神圣的禁地。他们相信,在雪山之巅居住着三位菩萨,一直在救赎着这里的人们。他们不允许任何外乡人随便进入。但是,香格里拉的美景,居然出现在英国作家西尔顿1933年出版的小说《消失地平线》里。西尔顿从未到过中国。他的素材源自德国人约瑟夫.洛克。约瑟夫.洛克是一位植物学家。他受美国的委托来到西南中国考察物种,搜集稀有物种,同时为美国《国家地理》提供探险照片和资料,以获得丰厚的稿费。洛克进入西南中国后,听说了由一个土司王统治着的神秘宗教王国木里。他便给木里王项此称写了一封信,想去看看,结果被木里谢绝了。出于想见木里的迫切心情,洛克在没征得木里王的同意之下,于1924年1月踏上了进入木里的探险之旅。洛克和他的骡马队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木里,住进木里大寺外面的小房子里,凭借手中的照相奇术,见到了木里王项引称,两人结成了好朋友。1928年6月,在征得木里王的同意之后,洛克和他的21个随从,带着36匹骡马,走进贡嘎林雪山,依次对三座神山进行了探访。在洛克眼里,三座神山之首的夏洛多吉神山,就像一座镶着金顶的金字塔,它的两冀则像一对翅膀,让夏洛多吉神山看上去就像一只巨型蝙蝠。第二座神山仙仍日,则像极了藏族神话中天神的椅子。惟独第三座神山央迈勇,不知是什么原因,洛克没有作出任何描绘,只是拍摄了一些照片。照片上,央迈勇神山以一个“山”字的形状矗立着,充满了神秘气象。约瑟夫●洛克和他的团队在亚丁一共呆了十多天。回国之后,洛克公开了游历稻城的大量照片和日记。由此,横断山脉作为自然和地理上的“中国新净界”,才开始为世人所知。
自然的横断山脉,作为生命与灵魂的“新净界”,自然是天注定。横断山,因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考察“黑水”源流,看到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断东西而得名。在这里,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地热温泉等奇异元素,与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贡嘎山、丹巴、色达、德格、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峨眉山、木里、泸沽湖、梅里雪山、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虎跳峡、香格里拉、独龙江、玉树、雅鲁藏布大峡谷、波密、墨脱等独特景观,互构成世界上十分罕见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任取一个镜头,人的裙袱怎堪与那黄色的山体皱折相比。如脊如鳍的脉像,似芭似蕉的裙肉,似乎源自人的皮肤,又融于大地的本色。说它们是水墨的写意,又有洇染的张扬。说它们是浑黄里的厚重,又是如此清晰可感,纯净得如同处子。而那些山河间的皱折,如同逆光里的树枝被全部拷白,变成雕刻的线条,在木版上行走,浑黄陈旧的故事,让几根几何般的线条,全然铺排开来,构成版画被岁月残噬后的景象。而在另一些山峰身上,终年尚存的冰雪和凌厉,被千锤百炼成一片雪的原野,如水泥地板一样,与雾幔层层缠绵,构成人们本能而神秘的向往。在横断,正是这些美妙绝伦、无处不在的细节,构成了它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自然镜像。
然而,作为中国人灵与肉的“新净界”,自然的一切,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文的那部分,更加不可或缺。这一点,只要走进横断山,得到印证并不费力。横断山脉禄丰古猿化石和元谋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横断山脉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山脉南北向的民族走廊,就是古西南丝路。由此向西跨越峻险崇山、湍急河流与莽莽丛林,至缅甸后直达身毒(今印度),构成西南丝路之蜀身毒道。横断山古人类在这里世代繁衍、交往、迁徙,为后人保留下了大量古老文化的信息,日积月累,形成了一条特殊的民族走廊和历史文化沉积带。
横断山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积淀交汇的地区。从血缘上讲,这里是古代中国血缘最混杂也最纯粹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流放、逃亡、迁移、储存的终结之地,也是原住民最密集的地区。除汉族外,这里有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藏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基诺族、景颇族、拉祜族、僳僳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水族、瑶族、彝族、壮族、仡佬族、佤族、珞巴族等28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横断山脉一方面通过崇山峻岭把这里“君长以什数”且部落林立的土著文化,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阻隔横断起来,又通过四通八达的河流和山谷使这里的多种文化和生活方式或缓慢或迅速共生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并总是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外来文化本土化、化石化,从而形成渊远流长的格局。即便这里的传承方式,往往是非文字的、口口相传的,或是通过宗教活动、舞蹈、音乐、绘画、服饰和日常器皿的承载,但是它们的生命力,从来就没有过减弱或式微。在这里,与其从语焉不详的文献记载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倒不如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历史往往真切地暗藏在他们的生活细节与闪烁其辞的传说中,而永远不是一本正经的“史记”里。
横断,将西南中国横成了一个安祥纯洁的地方,断成了一片香格里拉式的净土。在这里,因为没有中心和重点,因此这里所有的村庄和部落都不失文化的根性和初心。以宗教为主体的众多文化事象,像一条条厚重的平行线,平行于人们生活的日常、劳作的间隙和他们所有美好愿望的身旁。在稻城自龙村,绵延的牛粪铺成的围墙,护卫着一群古藏房。就是这种守护,让自龙村走出去的活佛数量惊人。仅自麦一家就出了113位活佛。这在当地及甘孜州非常罕见。而产生活佛的缘由,传说是活佛圆寂后又在他们家得以转世。而自麦家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在他家二楼设有两个经堂,分属于刹家和格鲁两个不同的佛教派别。
藏民崇尚白色。他们便把自己住的房子弄白,当成是一种宗教活动,相当于把他们的生活,变成每天在做的法事。不仅如此,他们把房内的木柱,全部雕刻上美丽的宗教图案。并在自己的家里设上经堂。于是,经堂就成了他们的宗教圣殿和文化殿堂。在经堂里,古壁画群被完好保存。壁画里的蒙古人,正栩栩如生地与官员交谈着。战神格萨尔王更是栩栩如生地守护着他们的家园,原本鲜艳的色彩,依旧如初。经堂的案几上,供奉着贡品,装贡品的器物上自然有铭刻,内容与壁画同出一辙。经堂里,自然还藏着发黄的经书。念诵经文是藏民的生活习俗,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经堂是藏房里最重要的区域,是整个藏房的灵魂部位。当然,藏房的其他地方,比如客厅,从墙壁到器物,同样是经堂文化的延伸。它们身上的图案,同样鲜艳神秘,瑰意琦行,系统地渲染出藏民族宗教家庭的独有氛围。
在横断,除了家里的经堂,宗教寺院更是无处不在。在这里,官府与寺院自古就是一体的。这里的寺院有着双重功能,既是宗教,又是政治,是政教合一的宫殿遗址或活动场所。从雍布拉康到木里的大寺院(木里大寺、瓦尔寨大寺和康坞大寺),到小村落的小庙子,寺院与藏民的生活居所一直都是唇齿相依、紧密相连的。康定西俄洛山上的郭岗顶古寺遗址,就是一例政教合一的见证。寺院有二三十座房子。官府里面有寺院,寺院之中有官府。后来,郭岗顶寺山下的郭沙寺合并,政教中心便迁移到郭沙寺。上百件文物,包括元朝和清朝的30多副唐卡画也都跟着收纳于此。而体式巍峨的理唐寺,是横断山脉最高的寺院,海拔有4014米,是一座黄教寺院。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德隆县溶洞里的翁家寺,收藏着大量的印经版,全部由藏花梨木制成。与藏民生活密不可分的经书,自然是源于这些印经版的功劳。但是,归属白教的崩波寺,则不依赖经文和书本传承佛法,而是由师傅口口相授,因此又被称为密宗。
在横断,不光只寺院,还有石头、民居、墓葬,都与宗教息息相关,都是人的灵魂净界所在。玛尼堆,在横断山是十分常见的文化事象。仅稻城亚丁就有27座玛尼堆。它们大多矗立在车马道旁。玛尼堆由一块块刻满经文的石头堆砌而成。即便在短暂的路途之上,藏民同样需要心灵的归缩,需要宁静,需要纯洁。玛尼堆上的每块石头,每句经文,都蕴涵了他们的美好愿望。据专家考证,玛尼堆,或许是藏民心中神山的缩影,是神山在他们心灵和生活里的映照。而石棺墓葬,仅乡城洞松乡卡芯坝村,就发现了一个20多座石棺葬的墓葬群。从中发掘的实物达190多件,有春秋到东汉时期的铜器、石器和骨器等。在横断山,已经发现上千座这样的墓葬,而且均属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遗址。它们将横断山的人类活动,往前追溯了2000多年。
至此,从古自今,从海拔百米到四、五千米,从横断东西到西南丝路穿越而去,整个横断山脉,秉持着一种凤凰涅磐的净界,站在神秘而诡异的北纬30度线上,轰然拔出万丈凡尘,创设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从肉身到灵魂的“新净界”。置身这个新净界,问鼎漫漫苍穹,人间的乐园或失乐园,似乎都在其中。而此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生命与灵魂,都在这儿得以净化,得以提升,得以完成人性终极性的救赎。
2017年12月14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9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