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
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洗尽铅华,流淌于华夏之心
1938年在美国纽约街头发生大型华人游行抗议活动,12000多爱国人士走上街头声讨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二打头阵的就是上组图片中的10位旗袍美女,她们向国外展示了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美丽,自信、勇敢、独立。
“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到了40年代,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71145.html
赞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服装里的中国:穿出来的13706亿元
« 上一篇2020-01-17 17:31:39
皱纹明显的明星,娄艺潇刘诗诗法令纹深,王凯眼角也好多褶子
下一篇 »2020-01-17 18: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