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国务院已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将由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进行审议。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改小组通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自此,中国足球“三步走”的战略方针已经走了将近五年了,在刚结束的2019年里,中国足球的深化改革究竟走到了何种程度?
首先,中国足球职业联盟。2019年10月16日,中国足协就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筹备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指出,将尽快成立中国足球置业联盟,有望在2019年的年底得到落实。职业联盟相比较于足协管理下的中超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联盟完全自治,掌握管理权、经营权、权益分配权。职业联盟将由各中超俱乐部代表组成,并选举出一位领头人。具体联赛怎么发展、怎么制定规则,全由联盟商议决定,中国足协更多扮演监督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当时足协秘书长刘奕的表态:“11月底完成审批、年底挂牌成立。”
然而在2019年的年底,我们迎来了一系列足协制定的政策,职业足球联盟的消息依旧遥遥无期。2020年1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研讨会上,同样是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表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理事会(中超职业联盟)在今年一定会全面落实。”从2019年年底落实,变成了2020年一定全面落实!问题究竟出在哪?不想放权?还是推进受阻?
其次,陈戌源上任足协主席。作为曾经上港集团的负责人,当选足协主席曾视为职业联盟的正式推动。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陈戌源治下的足协出台了不少的政策,然而时间太短,并没有看出陈戌源的上任带来多大的变化,不过在陈主席的牵头之下,2019年年底出台的诸多政策,也引起了诸多的争论!
这就包括我们要说的最后一条,那就是限薪令。国内球员在2019年11月20日之后签订的合同为新合同,税前顶薪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入选国家队球员上浮20%。U21球员税前年薪不超过30万人民币,如达到出场标准则不受此限制,具体方案体将由职业联赛联合工作组研究发布。外籍球员在2020年1月1日之后签订合同为新合同,新签工资不得超过税后300万欧元。
如今的中国足球市场水涨船高,球员的工资也开始一路飘涨,甚至超过了欧洲五大联赛很多的俱乐部。中国足球这几年能够吸引到国外的重量级外援,靠的也是令人咂舌的薪水。高工资外援带动国内球员工资也大幅度提升。这也跟多家重量级不差钱的企业进驻中超俱乐部有莫大的关系。然而这样的虚假繁荣的背后,让中超联赛的影响力越来越高,却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意义。国家队依旧成绩糟糕,国内青训青黄不接!
当然,无论是国字号还是青训,或许跟球员薪资水平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然而这样虚假繁荣的背后,却也没有太大意义!只不过足协的限薪令究竟会起到何种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足球深化改革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成果如何?诸位看官自有定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6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