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气预报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词——降水。乍一听,我们下意识地会认为这是“降下的水”,也就是下雨。
可是,在气象当中,降水并不只有降雨一种。
世界气象组织的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编写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当中是这样对降水进行定义的:
降水是从云中降落或从大气沉降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包括:雨、雹、霰、雪、露、雨凇、雾凇、霜和雾降水。
下面,小据将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几种常见的降水形态,走进它们的世界。
雨
Q:毛毛雨是雨吗?
A:气象上的雨有些特殊,它特指从云中降落、直径至少为0.5毫米的水滴,因而毛毛雨和薄雾滴由于过小而不能被算作雨。
Q:雨来自哪里?
A:大多数的雨都来自雨层云或者常产生大暴雨的塔状积雨云。
瞧,我就是典型的积雨云↓
Q:雨滴一定会落地吗?
A:不一定的,雨滴从进入云下的不饱和空气开始蒸发,根据空气的湿度和滴液的大小,雨滴很有可能就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完全蒸发了。
同时,我们把这种从云中落向地面但未接地的条纹雨现象称为雨幡。
大家好,我是雨幡↓
冰雹
Q:冰雹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A:冰雹起源于小的胚胎冰珠,随后在下降的过程当中吸附云中的过冷水而增大。接着遇到强烈的上升气流,它们再次上升继而下降,如此反复最终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冰雹形成过程示意图↓
Q:冰雹只能通过多次上升下降而形成吗?
A:并不是这样的,冰雹也可以通过单次上升下降形成。
雾凇
Q:雾凇是冰还是雪?
A:雾凇俗称树挂,还被称为冰花、琼花和雪柳,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雾凇非冰非雪,它其实是霜的一种。
我是粒状雾凇,看起来像雪↓
我是晶状雾凇,看起来像冰↓
雪
Q:所有的雪花都不一样吗?
A:雪是冰晶集合形式的降水,它的大小、形状、密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形成时候的温度和湿度。
雪晶体↓
雨夹雪
Q:雨夹雪通常出现在哪里?
A:雨夹雪是出现于冬季的含有透明或半透明冰粒的降水现象,经常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但这并不代表北方不会出现,只要温度、水汽合适,北方也可以出现雨夹雪现象。
河南、安徽、陕西等多地出现雨夹雪↓
雨、雪、雨夹雪的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Q:雨、雪、雨夹雪的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呢?
A:下面这组动图告诉你答案~
现在,你了解它们的不同了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4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