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解读《功夫》,典型的周星驰风格的港式动作片的喜剧电影

解读《功夫》,典型的周星驰风格的港式动作片的喜剧电影

人们说《功夫》沒有突破,甚至说退步了,又回到港式动作片的格局。

如果我们硬要把电影分成动作片、喜剧、剧情片或恐怖片之类,《功夫》可能更像一部动作片,而不算很喜剧。

我们来聊聊电影具体的内容部分:


一、电影如梦,人生如梦

周星驰在这部电影的架构上做得最妙的动作就是结尾处,男女主角在糖果店门口相遇会心一笑,恍若当年,他们重返童年……这部电影的全部内容只是那是那个花了所有零花钱的男孩从乞丐手里购买了一本《如来神掌》所发的一个梦,如果观众细心一点,就会看到包租公、包租婆、四眼仔、龅牙珍、酱爆、乞丐还是如日常中一样生活在市井,用最日常的模式在度过经年。那些所谓的隐于市的一个个绝世高手,只不过是那本《如来神掌》引发的一连串想象罢了,这和周星驰意识里“人人都是高手,或者根本就没有高手”亦真亦幻,若隐若现的基本认知高度统一,这也就很好理解,周星驰用这个结尾寄托了他电影如梦,人生如梦的思想与情怀。


二、善恶互为因果,又互为一体

“恶之花”这个重要的图案,甚至是图腾,在影片中反复的出现,异常精巧地表达了周星驰对善恶的通透理解。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斧头帮集体舞的时候,地板上的花纹和火云邪神的暗器都采用了“莲花”的基本构图,莲花在东方文化里象征着纯净、平和、善良、美好,但是矗立在莲花上的斧头帮和火云邪神的“莲花杵”中的毒针都是善恶互为一体象征,周星驰扮演的角色自身也有一个由善转恶、由恶转善的自我蜕变和救赎的过程,在影片结尾周星驰拔掉了“莲花杵”中的毒刺,并没有置反派于死地,他用人性中的善,遏制了人性中的恶,一句“想学啊,我教你啊”,让那朵“恶之花”心悦诚服地成为了美好和善良的传承。
周星驰用这样高度凝练和精巧的细节和道具表达了他所理解的善恶本来一体,又互为因果的价值认知。这在另外一组道具中也有佐证,就是海报中用到的棒棒糖和斧头,这对矛盾和张力很强的道具,所要表达的和“恶之花”一样,只不过更鲜明罢了。

三、暗藏玄机的十字路口

很多观众没有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周星驰和他的跟班肥仔聪常常出没的一个重要场所为什么是一个红绿灯岗亭,这个鼎状的岗亭在电影中出现过多次,它的功效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关于火云邪神与如来神掌的秘籍的典故是,电视剧《如来神掌》中段飞在古鼎被打烂之后,竟发现火云邪神将掌法留在鼎内,最后关头段飞终成功地使出万佛朝宗……那么为什么周星驰在被毒蛇咬了嘴唇之后,在交通亭内能够逼出飞刀与蛇毒,不疗自愈,而且又能逼出潜能在交通亭上打下无数个掌印,就有了最好的解释。
另一个功效就是,这两个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他们在善恶边缘,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交通岗亭只会出现在十字路口,一念变善,一念为恶,最终他们还是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感召之下,实现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与自我救赎。包租婆说,年轻人,行差踏错,在所难免,也映证了周星驰内心的挣扎。只要内心的正气被唤醒,人在关键的时候还是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应开篇,是动作片又如何?动作片言之无物但打得精彩也至少可以娱乐大家,否则成龙大哥也不会赚个盆满钵满。动作片打得精彩之余言之有物,周星驰总算比成龙多行几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3606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