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6年级的孩子是怎样考到托福114分的?

6年级的孩子是怎样考到托福114分的?

“我家孩子在6年级暑假,第一次去考托福就考到了114分,而且他并没怎么参加过培训,只是为了解题型而上过5次托福课”。

听了老友黄斌儿子考托福的故事,想必读者也会和我们一样好奇: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怎么考出这么高的分的?

虽然牛娃儿的故事,只是特例,但是黄斌总结出的“秘诀”是“一步一步做好该做的事情,到后来分数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这对所有的家庭都有启发。

所以,下面的这篇约稿不是来分享如何考到托福高分,而是“从孩子3岁英语启蒙到6年级这些年里,是如何做到“水到渠成”的”。



3岁-2年级:英语启蒙

不爱阅读的孩子,绝对学不好语言

语言学习有千千万万种理论,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不用那么复杂高深,只说一个我长期以来的信念: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是好的,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也不论是听说还是读写。

秉持着这个信念,在我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尝试给他推荐各种书看。中文的部分就不说了,这里说一下英文的读物该怎么选。

1

英文读物是否能让学前的孩子主动、持续地阅读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就是到处搜罗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和教材,往往把搜寻过程当成了学习本身,把各处淘来的所谓秘诀当成了最重要的法宝。说实话,这些除了给家长自己带来心理安慰之外,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效果。书在精而不在多,英语的学习在于持续,没有捷径。

低龄孩子的学习,趣味性和可持续性是最重要的。

我儿子大概3岁开始看著名的Dr. Seuss(兰登书屋的苏斯博士系列)。这套书用词浅显但非常注意语言的趣味,用押韵等各种方式不但讲好了故事,还让孩子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记得儿子第一次看《穿靴子的猫》那本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笑,后来自己就主动大声念了起来。这本书他看了至少有50遍,每次家里有客人来都主动拿出来读给大家听。

虽然我最推崇苏斯博士系列,但我认为,任何一套能让孩子安心坐下来,每天愿意读上半小时的书,都是最好的教材。相反,无论书有多好,孩子自己不愿意读就没用。比如我觉得Scholastic系列也很好,试过让孩子读,但孩子没有那么喜欢,读了几本就没有坚持下去。

▲兰登书屋的苏斯博士系列书籍

2

英文读物是否能让孩子有多次阅读的兴趣

好的教材是值得反复读的,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喜欢的时候,他会自己主动再次阅读。这里就需要说几句家长的作用了。

坦白说,我发现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学习当中参与度是不够的。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每天花很多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做题,但父母至少对孩子正在读什么书、读这些书有没有兴趣,要有一个大致的观察和判断,然后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孩子在3岁-小学2年级之间,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一旦能养成阅读和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3-4年级:坚持英语学习

用书本做工具,监督好孩子的时间投入

小学3年级之后,当然还要继续观察和总结孩子的兴趣,但是慢慢地就不能纯粹以兴趣为导向,而是要开始综合考虑到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也要开始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了。

但是怎么检验呢?很多家长一想到要出效果,可能马上考虑的是报英文培训班、大量做题考试、考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证书。但我认为学习的效果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时间投入。

小的时候,只要喜欢读书、不反对阅读就可以,大一点的孩子就需要保证有一定量的时间来学习,持之以恒的投入才能出效果。正所谓大多数人努力不够,根本都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先求量、再求质。

1

投入多少时间?每天半小时就够了

孩子如果每天能够在课后保证平均半小时的时间来进行英文阅读,就已经非常理想了。坚持一个学期会有明显进步;坚持一个完整的学年,基本上阅读方面能超越班里绝大多数同学。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小孩回家后是不会坚持阅读的,无论是母语还是英文。如果你家孩子每天平均花20~30分钟在英语的阅读上,一年下来阅读量就多了100多个小时,而对那些没有主动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可能整个小学5、6年的课后阅读加起来都不会有100个小时。所以在小学阶段,是不是持续地花时间在语言学习上,这一下子就区分太大了!

而且,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早期没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积累必要的阅读量,之后无论如何反复补习,都是无法弥补孩子在语言学习黄金时期形成的巨大鸿沟的。

那如何持之以恒的去让孩子进行阅读呢?又如何对孩子的阅读量进行监管呢?

2

选一套好“教材”帮你监管孩子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还要求父母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眼睁睁盯着孩子完成阅读的任务是很难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套好的教材来解决,因为教材本身隐含了相应的学习难度和阅读量。

家长可以选一套或多套好书作为教材,结合孩子本身的阅读时间、兴趣、英文水平制定计划,以多少天读一本的方式,一方面让孩子坚持读书,一方面也能监控孩子的阅读量。

在满足这个目的方面,我推荐同样是由兰登书屋出版的 Magic Tree House(《神奇树屋》)这一套书。这书以一对兄妹两个人的神奇冒险经历为主题,兼顾了阅读的趣味性和词汇的难度,是小学低龄阶段比较适合的读物。

▲兰登书屋出版的 Magic Tree House系列书籍

《神奇树屋》一共53本,2、3年级英语基础较好的孩子,基本上一周读一本没有问题。这样53本书,差不多刚好一年读完,家长不用每天都盯着。当然如果基础偏弱或者是公立学校的孩子,可以晚一点开始,但一般在4、5年级时,也能够一周读完一本了。

其他类似的书还有企鹅书屋出版的 Key Words Collection(36本)、小屁孩日记 Diary of a Wimpy Kid(12本)、 Scholastic 出版的老鼠记者(70本)……但家长在给孩子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些书最重要的作用是监控进度,保证孩子阅读时长的工具。如果只是买回家来放在书柜上,那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Key Words Collection、Diary of a Wimpy Kid和老鼠记者系列书籍

4年级-初中早期:自主阅读

什么年纪读什么书,家长别“添乱”

如果之前的学习和阅读计划进行顺利的话,那么在孩子4、5年级的时候,已经不会再把英文阅读当做一项任务了,相反会把英文学习当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这个阶段,家长就不需要再推荐特定的书,而是给孩子做些简单的原则性指导就够了。因为随着孩子年龄增加,有了独立意识之后,每一个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领域是不尽相同的。

这个阶段家长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总想着让孩子多读点经典名著。我也曾经走过弯路,在儿子4年级时给他推荐了《老人与海》英文版。我当时自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因为用词足够简单,故事又足够有意思、寓意深远,还能培养孩子的性格。但事实上儿子那时并不是特别能够理解文学作品,虽然他很快看完了,但当我和他讨论这本书时,他回答说这是讲了一个脾气很糟糕的老头的故事,然后就没有了,真是让人掩面长叹!

相反,儿子自己喜欢的哈利波特,不到一年就把全部英文原版都看完了,不仅如此,书中拗口的咒语他还个个背的滚瓜烂熟,并且整天主动在维基百科上找哈利波特相关背景材料,甚至一度抓着我,天天跟我谈哈利波特的Family Tree,告诉我说谁是谁的孩子,谁跟谁又有什么样间接的联系,搞得我苦不堪言。

▲《哈利波特》英文版

但正因如此,我意识到了在孩子的这个年龄阶段,自己感兴趣的才是真正适合他的,其它不管是什么人的推荐,或者说是多么著名的经典,都不重要。什么年龄看什么书。如果太年轻时让孩子看所谓的名著这种受到大人认可的书籍,小孩可能根本看不下去,慢慢地阅读和语言学习的兴趣就被扼杀了。

那么,是不是孩子10岁进入自主阅读阶段后,就让他随意选书就可以了?那也未必。家长可以抓住机会,适度给孩子一定的挑战和推荐。具体到我儿子的情况,发现他喜欢看哈利波特后,我就推荐了他看福尔摩斯这种比较经典的畅销小说,另一方面也推荐他去读同样是奇幻题材,但用词遣句明显要高出一个档次的《指环王》等。事实证明这些书他都非常喜欢看。

▲福尔摩斯和指环王系列英文版

最后插几句,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在iPad或者是手机上,其实使用iPad本身不是问题,用来干什么才是更重要的。对于热衷电子产品的年轻一代,如果善加引导,使用软件读书对他们来说就像玩游戏一样。

单就英文学习APP来说,我推荐著名的 Reading A to Z(可以搜索Kids A-Z下载使用),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英文分级阅读的应用软件。另外类似功能的,还有Epic!和 ReadingIQ

▲Kids A-Z和Epic!app截图以及ReadingIQ的官网截图

只要是中国孩子

就别想逃掉词汇和语法

如果坚持这样的阅读计划的话,家长往往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不光只是阅读能力强,口语和写作也会潜移默化地大有进步。毕竟,没有输入何谈输出,有了足够的阅读输入,那么口语和写作无非就是把看到读到的东西,稍微调整一下来输出而已。

然而,和很多人的直觉相反的是,在大量阅读的同时,英语学习可能还需要适当加强词汇和语法。

1

为什么一定要背单词和学语法?

经常听很多人说,只有阅读时掌握的单词才是真正深入理解的单词,在阅读中理解单词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样也经常听说,英国人美国人从来不学语法,读得多了自然就有语感了。也不能说这样的说法完全错,但是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认为在孩子接受阅读、习惯阅读、和爱上阅读之后,还是非常有必要系统地背单词和学语法的。因为作为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无论你的英文阅读量是多大,跟母语国家的顶尖学生还是有巨大差距的。

所以,儿子6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给他买了几本词汇书,告诉他没有必要去机械的背单词,但是至少需要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单词不认识。

后来,儿子尝试背了一下单词之后,就很兴奋的跟我反馈说很多背过的单词,很快就能在他读的书中看到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才背过的单词,可能过两天就在书中看到,新看的书中,常常发现有刚刚背过的单词。这样孩子就既会更加喜欢背单词,也会更加喜欢读书。背单词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

事实上,说国外的孩子不背单词完全是一个误解。美国孩子很流行的“spelling bee拼写大赛”,难道里面考到的偏词怪词都是一个一个从阅读中学来的吗?

▲Spelling Bee 英语拼写大赛始于1925年,如今已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英文拼字竞赛活动。举办方多为学校自发组织或各州电视台举办,选手通常要求是15岁以下、最高不超过8年级

至于语法,英语国家的孩子确实学得少,但母语条件比不了啊。在这方面,我采取的方式是建议我儿子去Khan Academy 上自己看语法讲座,他花了几周的时间一点点看完,觉得非常有收获。


▲ Khan Academy即著名的可汗学院,上面有许多免费优质学习资源

2

考试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因为6年级开始的这些学习进展,让我觉得儿子可能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来检验他学习的成果,会去考托福也是这个原因。

虽然考试不是孩子学习的目标,但在学习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以考试作为外在推动力,进一步促进孩子的语言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毕竟,如果不是有托福这样的考试,没有几个6、7年级的孩子愿意坐下来,一口气做3、4小时题目的。

另外,考试与学习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比如说美国国家地理的文章就非常符合托福阅读的特点,甚至也是托福听力的主要考察对象。至于一些经典的文学片段,更是经常在申请美国私立中学必考的SSAT阅读中出现。而经历了这些考核之后,孩子们更加可以总结自己的英语学习,开始新一个阶段的阅读旅程。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学习条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都是完全不一致的,我家孩子很多经验只能参考,切勿套用。

但是,我相信学习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条件调整了大概对应的年龄阶段之后,上面的这些方法论,可能对许多家长都有一定参考意义。


本文来自:爸爸真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79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