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鲁迅出殡大场面,总共十六位抬棺人,每位都是传奇人物

鲁迅出殡大场面,总共十六位抬棺人,每位都是传奇人物

大多数学生上学时都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最巅峰时教科书上收录了三十一篇之多,许多人称他为"无情的绍兴师爷"教化的工具,噩梦般的存在。他将手中的笔当作枪,一生永远在战斗。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也只有他死后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身体不好。早在20岁左右时,鲁迅因为生活不顺就开始抽烟,到后来写作之时苦于没有灵感,更是彻夜抽烟,甚至手上的香烟都不断。当年的烟草较差,毒性很高,长达35年的抽烟史,让鲁迅染上了慢性支气管炎,并慢慢发展成了肺气肿。1936年10月19日凌晨,先生辛苦挣扎了26个小时以后去世,享年56岁。

鲁迅的去世,举国震惊。全国人民甚至是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人,都在为鲁迅哀悼,各界社会名流纷纷前来为鲁迅送行。出嫔起吊,行列在前面的是青年作家欧阳山、蒋牧良,两人分左右执撑着"鲁迅先生丧仪"一幅白布制的特大的横额。为鲁迅抬棺的共有16人: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

可能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巴金的名头,但是这16个人当时的名声却一个比一个大。而为鲁迅先生扶灵的则是北大校长(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日本作家内山完造,还有著名文学家茅盾、胡风等人。鲁迅死后,由于影响力过大,于是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不够,又成立了治丧办事处,据说仅第一天来祭拜先生的人就有五千人之多。为了防止有人趁机沽名钓誉,鲁迅先生死前还特意强调,除了生前好友,其余人的礼金一概不收。

另一方面,鲁迅去世的消息很快被全国读者们所知,于是引发了空前轰动。很多人止不住潸然泪下,许多人更是从各地赶到上海来为先生送行,上海街道上的许多居民都站在道路两旁,不停地用衣袖擦拭眼泪,目送十六位大师抬着先生的棺材缓缓远去。

当时一起来送葬的叶圣陶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个自动组合的队伍,擎起写着标语的旗子或者横幅,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墓地,大家动手铲土,把盖上'民族魂'的旗的鲁迅先生的棺材埋妥,蔚为壮观。大家对此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2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