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常规赛,湖人今日坐镇主场迎战骑士,两支球队的实力还是相差很大的,客队目前取得两连胜暂列东部倒数第三,而主队更是豪取八连胜继续高居西部榜首,此役隆多和戴维斯缺战。在上一场詹眉都不在的情况下,他们依旧轻取了近来状态火热的雷霆,轮换球员打得是越来越好。
比赛上来骑士迅速反客为主取得领先,分差也一度达到14分,次节湖人继续追分,半场结束时场上分差仅剩1分。易边再战湖人连续打出攻势,反超比分并建立起两位数的领先优势,末节场上分差被继续扩大,比赛也失去悬念,最终湖人在主场128-99大胜骑士,迎来九连胜。
下半场比赛,湖人狂揽81分。据统计,这是湖人自1987年11月18日(VS开拓者 84分)以来半场的最高得分。
数据统计
詹姆斯轰下31分,其中下半场得到23分,另外送出8助攻,生涯助攻数达到9067次,超过“微笑刺客”托马斯(9061次),升至历史助攻榜第8。湖人其他球员,霍华德替补抢下21分15篮板,命中1个三分,库兹马11分,格林10分,布拉德利12分。
骑士方面,乐福21分11篮板,汤普森17分10篮板,奥斯曼15分,塞克斯顿16分,加兰16分。
挂筐玩嗨了!詹姆斯助攻里程碑,湖人逆转43分灭旧主
詹姆斯对阵自己的老东家,比赛一开场骑士就反客为主,塞克斯顿送秒传,奥斯曼三分命中,乐福三分命中+背身后仰,湖人第一节真是迷之状态,骑士一度领先两位数。库兹马单节投篮仅命中1个,7中1的超低命中率。而詹姆斯的状态也不好,4分0助0板,难道是对老东家手软?这可不常见啊。进入第2节比赛,湖人队开局状态依然不佳,被骑士队打出一波10-2攻击波,导致湖人队已经以23-37落后14分差距,但詹姆斯上半场打得有些保留,只得到8分和2次助攻。
但从第三节开始,詹姆斯接管比赛,他突破暴扣和上篮连续取分,单节得到9分和5次助攻。而在第四节打了半节,詹姆斯攻势更猛,再得14分,杀死比赛的悬念,湖人大胜骑士29分。从一度落后14分到净胜29分,湖人完成了43分的大逆转!
35岁的詹姆斯仍旧在发光发热,此前他进球数(12197个)就超越了迈克尔·乔丹升至NBA历史第四!而在本场比赛之前,勒布朗-詹姆斯的生涯助攻数已经来到9059次,距离历史第八位的以赛亚-托马斯只差2次了。下半场开始喂饼丹尼-格林后,詹姆斯拿到本场第三次助攻,正式以9062次超越微笑刺客,升至NBA历史第八位。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20日时,詹姆斯刚刚超越了第九位的加里-佩顿(8966次),这场又超越以赛亚-托马斯,短短25天的时间里,詹姆斯连超两尊大神。
在被詹姆斯超越后,托马斯大方地恭喜詹姆斯说:“恭喜詹姆斯超越了我的助攻纪录。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成就啊!拿起香槟和你的球员们一起庆祝这一里程碑吧!”
当然,詹姆斯的好兄弟可能会感觉到危险了,目前排名历史第7的正是雷霆的保罗,目前保罗个人职业生涯助攻总数来到了9436个助攻!此前保罗就曾打趣詹姆斯,希望詹姆斯专心得分别拿那么多助攻了。那么詹姆斯在生涯结束前能追上保罗吗?
经历了人生百态,霍华德在湖人的笑容愈发灿烂!
赛前霍华德早早就来到球馆,摄影师捕捉到他在热身时大笑的瞬间。看得出来,霍华德在湖人是过得真开心,甚至有可能是他职业生涯最开心的一个赛季。 还有爱的一幕,霍华德在热身期间与小球迷击掌。
本场比赛湖人表现最好的无疑是詹姆斯,除此以外霍华德绝对是球队二号人物一般的存在了,霍华德此役面对乐福和汤普森,只出战24分钟,就疯狂砍下21分15个篮板的大号两双数据,11投9中打出了极其高效的表现。魔兽出战前17分钟的时间里,就拿下了16分13个篮板,打兴奋的霍华德,更是在比赛中投进个人本赛季第三个三分球,魔兽可以说是在这一战梦回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霍华德生涯的第180次贡献得分20+篮板15+的数据,最近一次还要追溯到上赛季2018年11月17日对阵篮网的比赛中,那一场比赛中他得到的25分17篮板。
都知道霍华德目前在湖人是蓝领打法,但是却常常能够打出内线巨星的数据,这与霍华德出色的篮板球能力以及杰出的吃饼能力有关,虽然只是底薪合同,但是他对于湖人的价值绝对堪比顶薪球员。众所周知,湖人在末节比赛常常会使用霍华德,这就是对于他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作为曾经的三连最佳防守球员,除了弹跳稍稍下降外,如今的霍华德看起上去和当年没什么不同。
霍华德本赛季场均出场19.5分钟,贡献7.3分7.1篮板1.5盖帽,投篮命中率高达73.7%,有效命中率75%,真实命中率70.8%,这三项命中率不仅创个人生涯新高,而且还都是全联盟第一。而他本赛季的薪水仅有256万美元,可以说霍华德是全联盟最具性价比的球员了。
谢谢这么可爱的你,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小编的文章,如果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给小编!喜欢的可以关注小编(篮途之路),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1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