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成年人的幸福,在厨房

成年人的幸福,在厨房

文/卡娃·江晓白

来源卡娃微卡(ID:kawa01)

所谓生活,无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奔走其中的我们,如果想要链接到幸福,则要回归到厨房那方寸之地。

因为那里很热闹:锅碗瓢盆在碰撞,柴米油盐在交融,烟火在升腾,食物在喷香。

那里也很生动:有情人共担家务,一对人两双手一起洗洗刷刷;有心人烹调食物,用一日三餐牵挂饥饱和冷暖;赶路人细煮岁月,用一碗烟火慰藉伤痕和疲惫。

海子在诗中写:“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厨房里的日常,是我们春暖花开的幸福。


幸福,是厨房里没有家务

泰国拍过一则公益广告,叫《爱必须忍受吗?》

广告中的女主,下班后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从做饭,到收拾碗筷,都是一个人完成。而旁边的男人,全程在玩手机。

疲劳的女主忍无可忍,责问他:“你不需要来帮帮我吗?我就活该这样做一辈子家务到死吗?”

男人的回应非常冷漠:“家务不都是女人做吗?今天你只不过是洗碗而已,一点小事闹什么?”

还好男人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人,她用一句话点醒了儿子:“没有人会喜欢做家务,妈妈愿意做,是因为爱,你的女朋友也是。”

确实,因为爱,才会甘愿浆洗打扫,同理,也是因为爱,才会想到分担琐碎的家务,而不是做甩手掌柜。

热播综艺《幸福三重奏2》中,邓婕洗菜、做饭,张国立在饭后负责洗碗刷碟子,这让很多人感叹“被撒狗粮”。

可见,厨房里最动听的音乐,是两人合力完成家务时的变奏曲。

比如,一起刷碗,一起整理橱柜,一起清洗灶台,或者,你切菜,我剥个蒜;你炒菜,我调个酱汁;菜要起锅了,你递过来一个盘子。等等。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是爱的语言、体贴的明证、呵护的表达,让人心生暖意,更加用心打理生活。

王安忆在《关于家务》一文中写道:

“我对男性的理解越来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够体谅女人,为女人负担哪怕是洗一只碗的小小劳动。须男人到虎穴龙潭救女人的机会似乎很少了,生活越来越被渺小的琐事充满。”

的确是这样。爱情可以因多巴胺而起,但要论幸福,还是得看那些落到实处的行动。

曾取代比尔•盖茨,在2018年当选为世界首富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家人吃完晚饭之后,主动承担刷碗任务。

对此,他特别自豪:“这是我能做的最性感的事情。”

这非常让人赞叹。

爱做饭的人很多,但乐意收拾的人很少,对于厨房这个吃食生产地来说,每一次煎炒烹炸后,都会大变样:操作台上淌着水,油烟机上滴着油,水池里堆着碗,地板上有残渣……可以说,又脏又乱。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一起清洁现场,那么,厨房里就没有家务,只有幸福。



幸福,是一蔬一饭暖肠胃

清朝人沈复,在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里,写了一个很温暖的细节。

沈复随母亲回外婆家参加芸娘堂姐的婚礼,三更天时,当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他发觉自己饿了,于是就到处找吃的。老婢女见状,送来了枣脯。

但沈复觉得太甜了,难以下咽。发愁间,芸娘走过来,牵着他的袖子引他到自己的闺房,摆出了私藏的暖粥和小菜。

这下,沈复不挑剔了,“欣然举筷”。

可以想象,这菜和粥,一定是芸娘提前在厨房里精挑细选、慢慢熬煮出来,然后偷偷藏到自己的房间,只等心心念念的那个人,食用果腹。

何其甜蜜,又何其暖心。

食物,表面上看,是给五脏六腑提供能量的,但实际上,是给身心提供爱的滋养的。

如果这一生,有人在厨房里为你流过汗、用过心,那么那一缕烟火,就是一世情牵,那一蔬一饭,就是你幸福的一颦一笑。

我有个朋友,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出差。每次出发前,别的事可以不管,但冰箱,他一定要填满,什么牛奶啊,果汁啊,燕麦啊,面包啊,等等,都买来塞进去。

最夸张的一次,他包了200多个水饺,分装成10份,放在冷冻层。他说,老婆肠胃不好,不能吃快餐,这些水饺,能对付10顿晚餐。

我想,朋友的妻子何其幸运,这些水饺,哪里是晚餐那么简单?分明是满满的安全感啊,她不论是在空腹醒来的清晨,还是在饥肠辘辘的深夜,随时随地,都能让肠胃得到补充和满足。

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里写道:“当我拥有你,无论是在百货公司买领带,还是在厨房收拾一尾鱼,我都觉得幸福。”

关心一个人,一定是连TA的口味、喜好、禁忌都关注了。

TA好辣,那么厨房里一定备了各种辣酱,麻辣的用来炒菜,甜辣的用来做面食,两相得宜,才会久吃不腻;

TA消化能力弱,那么厨房里一定有一只炖锅,食材提前泡软,开了文火,细煮慢炖,既留住了营养,又不失风味。

正如某位作家说的那样:“你呆在厨房里认真地挑拣着菜叶,为爱的人做一餐可口的饭菜,是多少句我爱你都不可比拟的。”

厨房里滚过了多少道油烟,一日三餐就有多用心,人的幸福感就有多强烈。



幸福,是人间烟火慰伤痕

黄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疲惫、忧虑、烦闷,甚至找不到意义和方向。此刻,走进厨房,系上围裙,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你的心情也随之升腾。食物无法帮你真正解决烦恼,而你内心深处其实一直都知道,你只是需要这一餐饭的放空。”

厨房以其温暖的存在,投射着无可替代的疗愈意义。

毕业第一年,因为处处不顺,我胃口差、脸色暗、情绪低,整个人像一只气球,看着光鲜完好,但实际上脆弱得不堪一击。

原本以为这种难熬的日子没有尽头,直到有一天加班回来,我给自己做了一个晚餐。

我站在操作台前,把青菜摘掉枯叶,放到淡盐水中浸泡,把西红柿切成滚刀块,把鸡蛋打在碗里搅散。然后,蒸米饭、炒青菜、煮西红柿蛋汤。

整个过程是琐碎的,但我却神奇地投入其中,整个人松弛柔软,心绪安宁了,焦虑好像也退散了。

在那个时刻,厨房就是我的疆场,每个动作由我掌控,每道食材听我指挥,每份菜品令我忘却疲惫,真真是幸福的。

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不被时间和社会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重获自由。这正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厨房烟火之于人的治愈意义,并不仅仅限于今天,把视线拉回到北宋,苏轼是最值得一书的。

这位才情卓绝,却屡遭贬谪的诗人,骨子里可能是个“厨师”。被贬黄州时,他用七八味调料,文火慢炖出“东坡肉”;被贬海南时,他独辟蹊径,把耗肉和酒一起煮,创造出一道前所未有的风味。

经他“研发”,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美味横空出世。正是因为心属美食,意在“烟火”,苏轼的烟雨平生,是一副写意的画卷,豁达是底色,豪放是渲染,清欢是意境。

人生啊,大概是一场厨房的修行之旅,翻炒蒸煮是敲打磨练,酸甜苦辣是个中滋味。

如果世事艰难,未能奋马扬鞭,不妨细品缕缕炊烟,那里有最原始的滋味,最远古的温暖,最睿智的指引。



林语堂曾说:“构成人生的往往都是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进退维谷总是少的,收拾旧河山的英雄谈吐也是时代的遇赐,更多的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

成年人的幸福,藏在寻常的厨房里,在这方天地中,家务有人分担,饿了有饭吃,累了有出口排解,就是平生福气。

愿余生,幸福刚刚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简介:江晓白,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卡娃微卡(ID:kawa01),让千万女性看见美好。转载请联系卡娃微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8588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