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一个摄影师眼里的老年生活:所有的功成名就都比不上老有所依

一个摄影师眼里的老年生活:所有的功成名就都比不上老有所依

中国有句老话叫“养儿防老”,然而,养儿真的能防老吗?防老就一定需要养儿吗?

每次出去拍摄,我都忍不住抓拍一些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也一直想做一个关于老年人的专题,希望老年人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图1 商业街坐在长椅上休息的老人

目前,80、90后的父母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然而,膨胀的物价、竞争激烈的职场、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让面对“三十而立”的80、90后自顾不暇,据报道,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资助,“养儿防老”已成笑谈。

老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自身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生理机能也在不断地退化。由于自身健康状况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悲观、抑郁、孤独、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和情绪。

图2 老姐妹唠唠嗑

曾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开始流行“优雅的老去”这种说法,这在我看来,实在是一句很扯淡的话。当半身不遂的躺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谁还会想到“优雅”,所思所想不过是希望身侧能有人用心照顾。变老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这无关身份地位、金钱财富,比起华而不实的“优雅”,“健康的老去”似乎才是老年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图3 老了也要一起去看世界

我一直都觉得,大部分中国的家庭关系都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中。这种畸形体现在,父母永远都是家庭的付出者。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担负着养育的责任,孩子长大了,担心孩子的工作、婚姻,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又承担起养育下一代的责任,父母的生活永远都围绕着自己的孩子,父母谈论的话题也永远都离不开孩子,哪怕自己吃点苦,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图4 趁身体还硬朗,独自谋生,不给儿孙添麻烦

这当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而太多的子女都理所应当的享受着父母的这种付出,却无法给予他们同样的回报,其实他们想要不过是子女能好好的生活,有时间能多陪他们说说话。

我见过太多的成年人因为父母的离去而崩溃,太多的人都后悔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然而成年人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竞争,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从来都是职场上的功成名就,而不是家庭的和谐稳定,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护人际关系、提升职业技能上,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社会问题。

难道就任由老年生活这样恶化下去吗?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一些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他们从只为儿女奉献的固定思维模式中走出来,他们开始注重养生,开始丰富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些老年人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自己高兴了,也给儿女减轻了负担。但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有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些生活不能自理,儿女又无暇照顾的老年人,可能就需要政府或者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图5 一位子女陪着逛街的老人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人无法接受养老院的存在,因为住养老院的老人很自然的被打上了“鳏寡孤独”的标签,这其实是一种固有思维带来的偏见,而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已经加大了养老设施设备和人力的投入,在不久的将来,养老服务将越来越正规,老年人也将享受到更多专业的照顾。

虽然不管多专业的服务都无法替代亲情,但这是目前解决老年问题最好的方法了。衰老不可避免,再成功的人都有可能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如果年轻时的奋斗是为了生命不留遗憾,那么“老有所依”便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期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5730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