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情报速递(1月10日)
1、突发!又一贷款巨头被立案
2、超三分之一信托公司去年“换帅” 内部升迁占比过半
3、深圳某券商被证监局责令暂停私募资管业务6个月,原因系“六宗罪”
头条
1、 重磅突发!全国最大期货交易软件逼近"死亡",数十家公司联手抵制!到底发生了什么?(券商中国)
2020年1月10日,中信期货、永安期货、华泰期货、海通期货、南华期货、广发期货、招商期货等一批国内头部期货公司纷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月17日或1月20日,暂停文华财经的交易接入,近乎宣布文华财经“死刑”。期货公司纷纷表示,由于文华客户端软件不符合证监会监管穿透式监管要求,将于1月17日或1月20日,暂停文华财经的交易接入。届时,使用文华软件的投资者,将无法进行交易登录,无法使用查询和交易等功能。据知情人士介绍,针对此事,中期协此前已组织材料并向监管部门提交,但目前监管部门还没有明确意见。作为期货市场最大的交易软件,文华财经一直是期货投资者的首选,为何此番期货公司集体宣布暂停使用呢?“这件事情已经发酵了一个多月,此前文华提出过三种解决方案,其中前两种方案并不合规,第三种看似合规的方案需要期货公司增加部署本地服务器,少则7、8台,多的甚至要20多台,而且文华还要求期货公司支付部署费用,显然我们不能接受。况且这种看似合规的方案实际上也有违规的隐忧,因为文华现在向客户收取费用有逐笔收费模式,这就有截流客户数据的问题。”一位期货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本次抵制文华财经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期货公司间大家都说好了。之前只是公司内部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到了业务部门,很多公司对客户进行了通知,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已经确定了。”
2、 深圳某券商被证监局责令暂停私募资管业务6个月,原因系“六宗罪”。(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10日,21世纪独家获悉,去年12月,深圳证监局责令辖内某中小券商暂停私募资管业务6个月,原因在于该券商部分资管计划信息披露不及时、销售不规范、份额种类划分不当、合同条款缺失、投资比例超标、资管业务内部控制不到位这六个问题。根据监管措施的《决定书》,该公司资管业务风控程度和合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符合“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和“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要求。此外,部分资管计划投资超标,违反相关规定,因此决定采取责令暂停私募资管业务6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除此之外,深圳证监局还对该券商时任总经理、时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去年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过,2017年以来,某注册在深圳的中小券商频频踩雷上市公司,多项信用贷类非标资管产品逾期,兑付困难之后导致投资者强烈不满,目前多个投资人起诉该券商的案件正在法院审理之中。而此次深圳监管出手的意义在于,虽然资管产品“盈亏自负”,但如果产品管理人未能尽职履责,出现违规情形,也随时可能面临整顿。
3、 上金所:深圳黄金资讯集团涉嫌违法 暂停其自营业务。(上金所)
上金所发布风险提示,会员单位深圳黄金资讯集团有限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案件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存在重大经营风险。该公司严重违反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相关制度规定,且未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上海黄金交易所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现决定暂停其在上金所的自营业务,对于代理席位只可平仓、不得新开仓。
4、 突发!又一贷款巨头被立案。(第一消费金融)
据媒体从北京市公安局获得的回复,爱钱进(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募集资金被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局经侦部门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一事,目前案件在侦办阶段。另据媒体从北京市东城区金融办获得的消息显示,前述事件属实;但是,爱钱进总裁扬帆则称没有收到北京市东城区金融办和北京东城区经侦部门的书面通知和调查通知。爱钱进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10日,爱钱进借贷余额本金为292.88亿元,借贷余额笔数263万笔,借贷余额利息24亿元;当前借款人数量176.99万人,当前出借人数量43.4万人,逾期金额32.73亿元,逾期笔数22万笔,金额逾期率10.33%,累计代偿金额117.76亿元,累计代偿笔数154万笔。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在贷余额在100亿以上的平台只剩下12家,其中爱钱进排名第四。
5、 上海警方:“证大系”案件已追缴现金7.7亿余元 逮捕50名犯罪嫌疑人。(中国证券网)
1月10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其官方微博上通报称,2019年8月29日公安机关对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警方对该案侦办进展情况通报表示,“证大财富”团队经理宁某、黄某等9人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被浦东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公安机关已先后对本案79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釆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戴某康等5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另外,公安机关已初步追缴现金7.7亿余元,并已查封、冻结了相关银行账户、房产及股权等财产。警方表示,追赃挽损工作仍在全力进行中,最终清退将由法院依法进行。
6、 “高息揽储”被念紧箍咒 中小银行揽储压力不小。(证券日报)
日前,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方式,要求银行停止办理关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随着靠档计息产品的下架,记者近期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纷纷下调了存款利率或将起购门槛提高,包括特色储蓄存款产品和大额存单。近期,靠档计息产品的下架,对民营银行的资金端形成压力,以致于部分民营银行在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呼吁央行提供增信。记者发现,目前民营银行推出的储蓄存款产品在利率方面整体有所下调,5%以上的产品比之前少了一些,但大部分仍保持在4%以上。在计息方式上,基本采取按周期计息代替靠档计息。
7、 超三分之一信托公司去年“换帅” 内部升迁占比过半。(证券日报)
新年第一周,信托行业又传换帅声。2020年1月7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信息显示,山西银保监局已于2019年12月31日核准雷淑俊山西信托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相关信息显示,雷淑俊此前曾担任山西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后因总经理岗位空缺,代理总经理职务近一年后转正。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日,2019年换帅的信托公司已超过三分之一,涉及28位董事长或总经理;内部升迁的有15位,占比过半。其中,先后有浙金信托、华宸信托等4家信托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在2019年双双换帅。《证券日报》记者对银保监会官网信息梳理后发现,2019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共有24家换帅,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合计有28位新任董事长或总经理走马上任。其中,有15人来自于企业内部升迁,8人为集团工作调动而来,5人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综合来看,28位新高管中,有23位为集团内部调动,由此可见,信托公司新高管多为“自家人”。
8、 信用评级左右资金成本 中小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冰火两重天”。(上海证券报)
今年刚刚进入1月上旬,已有近200家商业银行公布2020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尽管监管部门多次呵护中小银行流动性,但一些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等问题,在同业存单一级市场仍不乐观。不少中小银行为拓展负债,积极上调了发行额度。从发行利率来看,整体存单利率处于相对低位,但分层效应明显。信用评级不高的中小银行的存单利率仍处于较高位。截至1月9日,今年计划发行的同业存单有162只,计划发行额度总计为649.5亿元,实际发行额为601亿元,认购率达92.53%。其中,信用评级AA及以下的中小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只有54只,计划发行额度为131.8亿元,实际发行额为101.4亿元,认购率为76.93%。自去年5月份以来,AA及以下评级同业存单认购率一度跌至50%以下,而AA+及以上的资质较好的股份行、城商行等银行能较好规避信用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进入“白名单”。
9、 上交所:本周科创板共发生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
本周,沪市共发生41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其中,科创板4起(虚假申报3起、拉抬打压股价1起),上交所对此及时采取了书面警示等自律监管措施。同时,针对5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等进行核查,向证监会上报1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10、 深交所:本周共对37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深交所)
1月6日至1月10日,深交所共对37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共对6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4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股市
1、 北斗星通:2019年度业绩预亏5.5亿元-6.5亿元
2、 安达科技:业绩预计亏损2亿元-2.6亿元
3、 文化长城:公司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5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