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代表声音:聚焦“马上清(青)西” 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

代表声音:聚焦“马上清(青)西” 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


1月9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氛围中,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现场

海淀区政府报告中指出,2020年,海淀区将加快实施“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计划,着力改善提升京张高铁清河站周边、上地等地区综合交通环境。对此,海淀区人大代表、原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赵承表示:“马上清(青)西”是这次全会上最受代表们关注的热词之一。在海淀区分区规划中,“马上清(青)西”地区是中关村高端创新发展轴线的北部增长极,上地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打造可促进创新经济、体现科技与文化融合、试验未来科技应用的空间,从而推动上地地区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全国高端经济增长极和全市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互促互进的创新城市典范。


赵承代表作题为《加快推进“马上清(青)西”建设 打造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新势能》的发言


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上地街道是海淀区经济发展“重镇”,各经济指标在海淀区中占比一成左右,是海淀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在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和具有全球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上地地区迎来了突破发展瓶颈、从传统高精尖产业中心走向世界软件名城的综合转型历史机遇期。

赵承认为,上地地区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公共空间问题,还有新形势下的战略定位、功能提升、存量挖潜、配套完善、交通优化、加强安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显然,这些问题仅仅依靠上地街道是无法满足的。应该跳出上地看上地,着眼整个北京的规划、中关村科学城的规划、海淀的规划考虑,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统筹考虑,把上地打造成一个宜居、易行的一个区域。”赵承说。随着“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行动的提出,通过区域综合整治,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带动城市功能织补和生态修复,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最终实现城市品质提升目标,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示范城区。“四街一镇”联手起来,则可以通过相互对话、协调合作、执法互动、整合资源,集中攻克区域内的各类环境秩序违法行为。


海淀分区规划


优化道路交通路网建设

上地地区现有两万多家企业,近20万从业人员和10万多常住人口,是最初规划的6倍,每天都有大量人员从四面八方向上地聚集。

“目前上地地区职住分离严重,每天早晚高峰有20万人次进出上地,导致潮汐交通。道路实施率低,路网系统不完善,通行能力较低,加快编制道路交通、景观风貌、功能配套、产业发展、城市管理五类专项设计并有序实施。”赵承说,清河火车站投入使用后,有可能带来更为巨大的人流车流压力,为上地等周边街镇交通带来更大的考验。


海淀区人大代表、原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赵承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

赵承认为,马上清(青)西”地区有很多共性,这个区域软件园聚集,有成型的产业园区,也吸引了很多大企业聚集,然而由于周边配套欠缺,地区内以企业为主要占比,休闲娱乐、教育医疗、文化场馆、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占比较少,设施配套较少,企业员工对其诉求较为迫切。

“重塑街道空间,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加快生活及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赵承说,随着“马上清(青)西”城市提升行动计划,这“四街一镇”将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智慧管理等方面共同发力,改变“脏、乱、旧、土”等面貌,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示范城区。

赵承在上地地区生活、工作了23年,他对上地有着深厚得感情。

“往回看,上地发展非常快,我刚来上地的时候,上地的样子就是一个乡村的面貌,如今跟20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赵承说,过去20年,上地取得了令人非常瞩目的成绩,有非常优秀的企业在这里诞生、发展和成长。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310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