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今年暑期档最热门的电影,
非《哪吒之魔童降世》莫属了。
上映短短一周,
《哪吒》票房突破26亿元,
超越《大圣归来》的9.56亿
超越《寻梦环游记》12.12亿,
超越《疯狂动物城》15.27亿),
数据还在上升中……
不断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哪吒》不仅票房高,
口碑也不断发酵,
除了各路明星和网友争相做自来水,
就连《人民日报》和央视都发微博打call。
如果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在荧幕响起,
燃起了观众被生活压抑已久的小火苗,
那么对于年近40的导演杨宇来说,
就是理想照进现实的一刻。
因为在爆势不可挡的《哪吒》背后,
是“没有捷径只有死磕”的鬼才导演,
穿着短裤T恤和洞洞鞋,
18年如1日的漫漫修炼路。
转行的冷板凳,
他一坐就是18年;
他说扭转命运很难,
但不认命就是他的命。
如果一开始我就放弃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杨宇,人称饺子,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父母都是医生。
都说风过泸州带酒香,这个地道泸州人的基因里仿佛自带酒劲:不经时光,怎有琼浆,不经酝酿,怎有怡甘。
饺子从小热爱动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圣斗士》《七龙珠》等中外经典都看了N遍,他的课本也布满涂鸦画作……
他梦想成为一个漫画家。
但高考报志愿,他还是听从家人意见,报考了四川收分最高的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医学院)。
把梦想放一边,名牌大学名牌专业,面子有了,未来的谋生手段也稳稳的。
2002年,大三下学期,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尽管学习成绩再好,他仍然对这个职业提不起兴趣,倒是无意中接触的三维动画软件MAYA,瞬间点燃了他潜藏在内心的洪荒之力。
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你说要转行?
很多亲朋好友都不看好,唯一支持他的,是他的父母,他们还给他买了一台配置很不错的电脑,说:你可以先学学试试。
这一句“学学试试”,他的人生轨道,就这样咔一下,扭转向另一条明眼人一看就是“Hard模式”的漫漫未知之路。
自此,他开始废寝忘食投入到自学和苦练中。
毕业后,他凭借刻苦自学训练出来的实战经验,轻松拿到一家广告公司的offer。
但就在工作一年,薪水节节攀升的时候,他却裸辞了。
广告公司制作动画,都得听甲方爸爸的,但对提升技术和艺术造诣限制太多,我想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大家都劝说这个叛逆小魔童别冲动的时候,父母选择支持他:想辞就辞吧。
16分钟短片
他啃老了3年半,也死磕了3年半。
辞职后,他的积蓄很快花完。
而宅在家里的三年半时间,他也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啃老族”。又恰逢父亲在他刚工作没多久就去世,他只能靠着母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支撑。
‘衣’不换新, ‘食’买特价,‘住’在父母成都按揭的二手房,旅‘行’那是天方夜谭,这三年半他没有离开过家超过40公里,每天只在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深度穷游”。
在这三年半里,他唯一丰富的是‘娱’乐生活:听评书、音乐,看电影、动漫,偶尔玩玩游戏。
别人说他莫不是有病吧?
但妈妈还是给了他无限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妈妈知道:这些娱乐,正是他从事创作所必需的学习和积累。
而为了减少无用的娱乐时间,和社会浮躁气息的影响,他家甚至网线都没牵,要上网只能去朋友家上。
就这样,他一头扎进自己的动画世界里,一个人就是一支部队,变态自律,变态专注,变态投入,最终制作出自己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动画短片,时长16分钟,没有一句台词,但一经出世,就在豆瓣拿下了8.7高分。
还并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国内最具内涵动画片”,在国内外共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成为动画专业的学生无人不知的影片。
回想过去,连饺子都觉得自己有病“我的经历雷到了一大片人,名牌医科大学毕业转行来搞动画;正经的工作辞职不干饿着肚子做短片,这人是不是有病啊?”
后来没有人再笑话他有病,而不疯魔不成活,成为了他刻在骨子里的标签。
蛰伏10年,再出惊世之作,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特能死磕的人。
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而红,饺子被封鬼才导演,成立饺克力动画工作室的他,本可走上拿投资,拍大片,赚大钱,功成名就的康庄大道。
然而他却销声匿迹了6年。
10年前国漫大环境并不好,能赚钱的优秀动画案例几乎没有,投资人第一句问你的是怎么回本;而投资不足,想要赚钱,只能压缩成本,但他不想创作质量低劣的国产动画。
而为了让公司活下去,他只能接外包,为梦想续命。
而在这6年里,一个叫易巧的大学生也在打野成长,他看过饺子的《打,打个大西瓜》,并被他的才华深深折服。
6年后,光线传媒成立动画公司“彩条屋”,立志要做中国的皮克斯,而易巧成为了彩条屋的CEO。
2015年,他立马飞到成都找饺子:“能不能把手上的外包都停掉,把钱退回去,我们一起花三五年干一票大的?”
适逢国产动画《大圣归来》票房告捷,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
选定 “不认命,打破成见”的《哪吒》主题后,
他们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创作。
剧本的最终确定,他们整整磨了两年,
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版本,是第66稿。
他做了100多版哪吒的形象设计,
最终选了这个丑贱丑贱还龅牙带黑眼圈的
混世小魔王。
哪吒那句带着点哭腔又有点逞强的:
“今天是我的生辰宴,都不许哭”,
10年专业的配音老师,就录了50次才完成。
贫穷使人全能,
从剧本创作到人物设计再到动作设计,
为了节省经费,饺子不得不身兼多职。
剧本、人物、场景,剧组所有工种,
饺子几乎都做过。
请不起专业动作指导,
他也亲自上阵。
▲饺子给哪吒配动作
▲饺子给申公豹配动作
甚至于哪吒、敖丙等主要角色的配音小样,
都由导演饺子一人录制;
片中混元珠的配音演员,
便是导演本人。
就连《哪吒》庆祝票房的海报,
都是饺子自己一张张画的。
省下的钱,
他全部用来做接近完美的特效。
整部电影用了20多个特效团队,
制作人员多达1600人,
做了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的3倍,
这在国内动画界已经史无前例。
他还对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
备受观众喜爱的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一景,
在最好人员的配置下,
单是草图便“死磕”了2个月时间,
总耗时4个多月时间。
制作过程中,稍微有一点不满意,
哪怕是一秒钟打斗的镜头,
也要挑出两三帧调一下。
哪吒和敖丙对抗天界的镜头,改了5个月,
最后由于经费不足效果不佳,
还是被砍掉了。
特效师被“逼疯”,
结果跳槽后还是遇到同一个项目,
不得不接着改,甚至在网上传为段子。
他说他是个特别和蔼可亲的人,大家都笑了;不过大家都懂得这“龟毛”“死磕”背后的柔情。
这个世界,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特能为难自己,玩命死磕的人。
“别人不愿意死磕的,让我来玩命死磕。别人没耐心修炼的,让我来精心雕琢。”
死磕到底,终于出类拔萃。
于是,2019年夏天,在蛰伏十年后,他再度交出惊世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
这个世界
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为了能做出好动画,饺子十年磨一剑,不计一切得失。
而不止饺子,每个具名或不具名的幕后人员,拿着数的清的工资,没有996,只有007,各司其职担其责,最终打磨出你所看到的《哪吒》。
影院平台预测,电影最终票房可能达到44亿人民币,而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高光时刻。
而在漫长的独自作战的岁月里,饺子也经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那么久,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怎么办?”
他说出了内心的声音: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造一个东西出来的这个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人生算法大于商业算法;当你真正的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认真做了作品之后,观众一定会读懂你的真心。
这个世界,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如今宣发忙碌暂告一段落,饺子直言自己现在只想放个假,找个喜马拉雅山一样没信号的地方闭关写剧本。
江湖纷扰,真正的高手,都在江湖之外,享受孤独。
愿你听从内心,找到你此生所爱,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