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叔和老伴都是教师退休,今年刚刚迈入七十岁,属于共和国的同龄人。
李叔叔谈及自己的人生过往时,话题更多的是停留在那些吃不饱的岁月,以及他从事一生的教育事业。
相对于吃不饱的艰难,他更愿意回忆教书育人时的幸福。或许,就是这样的精神支撑,让他走过当年的艰苦岁月。
李叔叔和老伴,一生从事教育,但他们不像那些教高中或大学的教师,桃李满天下。他们从事的是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谈起自己一生的教育成就,李叔叔和老伴,感觉只是从事了最基础最普通的教学工作,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基础教学工作,两位老人觉得并不值得夸耀。
让老人感觉欣慰的是自己的三个子女,都学业有成,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老人一生几乎没有什么积蓄,直到退休后,老人的退休金才有了一点点的积蓄。老人对财富看得很淡,他们每年都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购买图书捐赠给自己曾经工作一生的那所小学。
老人现在的条件很好,住的是别墅区,生活无忧无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和小区里的新朋友聊天。
问及老人现在的幸福时,老人开心地说这都是孩子给他们创造的养老条件。老人的孩子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很优秀,经济基础比较坚实。老人在养老的问题上,不会为物质生活条件顾虑太多。
老人说,自己一生都没有积蓄,一生都希望孩子能学业有成,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现在幸福的晚年生活,就是我们努力付出一生的人生收获。
老人对财富的概念很淡漠,他们经常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送给朋友和邻居。用老人的话说,我觉得好的东西,大家都应该用一用,我给大家送东西,我自己感觉很幸福。
老人对幸福的理解,简单,直接,或许让人不解。
人生如同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顺应时节,方能收获一生的安逸和幸福。在收获的季节里,充分享受收获的幸福,体会人生的美好。老人对人生的收获和幸福的理解,确实值得很多老人思考。
即使是简单的幸福,也值得分享这份美好。在冬季里,感受海岛轻柔的海风,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以及带有海岛特色的慢生活。
老人感觉他的晚年,幸福,安逸,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11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