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中国式孤独:别让父母变成通讯录里寂寞的字符

中国式孤独:别让父母变成通讯录里寂寞的字符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只这寥寥一句,就能击溃为人子女自诩固若金汤的心理防线,让内心动荡的洪流肆意奔涌。


我们都不想承认:在这个效率利益重于一切的时代,子女的反哺之情正在被漫长岁月蚕食殆尽,只剩如影随形的孤独陪伴着年岁渐高的父母。


那位“躺在地上”的父亲姓李,膝下两子毕业于名校,先后在北京成家立业,足够听话省心。可人到晚年的李老一天心脏病突发,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一动都不能动,只能发出微弱的求救声,无力,无助,无可奈何。临危之际邻居帮忙将老人送入医院,才得以抢救回来。远方的儿子却有心无力。



子女奋斗前半生终于过上的稳定生活已经不容被打破,要朝夕相对的保姆终归是外人,二老最终决定去养老院安度余生。离开时他们只带了身份证、养老金、孩子的照片还有一箱磁带,里面是给孩子小时候录的音。即使不在身边、没时间打电话,能随时听听孩子的声音,也算是陪伴左右了。


很遗憾这不是虚构,真实的结局让人怅然又心酸。一次次被你拒绝的语音聊天、被你无视的殷殷嘱咐背后,可知爸妈渐渐累积了多少失望?其实他们对“陪伴”的需求不过是听听子女的声音。“空巢老人”并不可怜,他们的所谓体面,不过是向孤独妥协。


当生活的节奏愈发加快,孤独就被无限放大,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异地恋情侣渴望陪伴,想随时听到对方的爱语;独守家中的孩子渴望陪伴,想缠着父母撒娇玩耍;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回到狭小的出租屋,渴望一个有温度的声音迎接他们进门……


即使社交软件、线上交友已不鲜见,有质量的陪伴却依旧越来越少。除了殷殷期盼的父母,又有多少人愿意真心回应你?看似习惯了独处的自由,说到底是为缺少陪伴找个借口。触摸着没有温度的电子屏,看着通讯里的一串名录,陪伴,真的就那么难吗?


而无意中看到的这个视频深深地触动了笔者,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如何让冰冷的科技切实拯救我们的孤独。



视频中,机器人外形的“它”却口吐人言,带着熟悉的乡音,用人类的音色关切地问你,“想吃水煮鱼吗?”还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俏皮地跟你开玩笑:“脏话会对我进行错误的引导”。


视频中的“镜像”语音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一句人声语料自动降噪提取纯净声,并将纯净声实时进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机器自动对学习结果检测。随着语料积累增多,机器可实现用对话者的声音实时进行反馈。换句话说,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做到与自己、朋友、亲人、甚至明星、离世者“本音”对话。



比起短暂的拥抱、无法留存的体温,声音意味着沟通与交流,可以被反复倾听、反复回味;鲁滨逊曾在孤岛驯养鹦鹉,是希望有个声音能呼唤他的名字,让他在漫长时光中不再孤独……


这个技术宅的实验却让孤独的人们充满希望:让声音“镜像”后,异地恋不再是看不到头的等待,伤心难过就多听听“他”的甜言蜜语;身在远方即使工作忙碌,不在父母身边也能陪他们聊上半天承欢膝下;甚至逝去的亲人,也多了一种方式来怀念——如果声音有形状,那么一定是不随时间褪色,一如往昔陪伴你的模样。

人生是条一往无前的单行道,孤独在所难免。可只要在看似不近人情的“科技”中加入爱的力量,再孤独的人也能在陪伴的治愈中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慰藉。当机器都学会了有温度有人性的表达,何不从抽出时间打一通短短的电话开始,别再让“中国式孤独”侵蚀你的勇气,不要让真心在乎的人变成通讯录里的寂寞字符。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分享出去哦!!

(图文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涉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删除!

组织裂变、激活团队、赋能、全员经营!

业绩倍增,老板身心解放!

人人成为经营者——阿米巴经营系统班

【主 办】:和英咨询全国各分公司

【课程主题】:揭秘“经营之圣稻盛和夫”高收益秘诀

【核心内容】:独立核算、激活组织、全员参与、利润倍增

【授课方式】:系统理论讲解、案例剖析、操作练习、提问咨询解答

【招生对象】:董事长、总经理、股东、副总、总助、财务、人事等负责人

想了解更多企业经营管理精髓,实现企业利润增长15%,你不容错过: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了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6812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