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议南太行
啄春泥
也许是我生长在这连绵起伏的山脚下,也许是工作的缘故,不管是前期的地质测量工作还是后来的近二十年的旅游从业者。我对有着养育之恩的太行山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曾借工作之便和退休后的业余爱好几乎走遍了太行山的山山嶺嶺、沟沟坎坎。以北为起点穿越了燕赵风烟的烽火台、借宿过中东部古老的石房石屋、拜访过东西部父辈小米加步枪为民族独立的英雄之地。也为此拍下了一组组镜头,写下了一篇篇感悟的拙文。也曾把唐人王维《忆山东兄弟》一诗的出处弄的明明白白。近几年又为东太行 北太行及西太行之分其说而困惑迷茫。为此翻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已的实地勘察,我极其赞同:把太行山位于河南省境内的一段称之为南太行。其它如是说河北省内段为东太行或北太行,山西省境内为西太行,我觉得有待商确。其实纵览太行山走势走向,你会十分清晰的看到,绵延八百里太行从北为起点的话,同大兴安嶺及横断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沿虚拟延伸方向,横切成斜角相交于我国的众多东西走向的山川 江河。因此太行山又是我国地理地势第三台阶和第二台阶的分界线。它断开了黄土高原(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也是半干旱区域和干旱区域的分界线。所谓南太行,在整个山脉走势图中你可清晰看到,太行山到河南省的卫辉及辉县境内突然掉头向西大致成东西走向了,它一直进入山西境内与黄土高原接壤。总长度约150公里。不论从地域上划分还是以走向上区分,此段为相对独立的。(前段时间,我与我的发小至交二哥,探访了太行山的拐点)。在这段太行山中,是峡谷河流最为集中发育的部分段,无论是森林拥有的面积还是动植物的种类皆是整条山脉最佳之处,其山貌呈多样化,有原始森林 有次生林与飞播人工林混交带,还有高山草原带等,深山处空气湿润,给阔叶针叶乔木及灌木丛创造极好的生存条件;其岩石揭露的种类也最多,多以沉积岩的石灰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偶有岩浆岩和变质岩表露,所以云台山冠以世界地质公园不足为怪了!《中国地理》杂志说的好,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在了南太行!最近我又看到的官方资料这样评述南太行:它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构筑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节点,是海河支流卫河 淇河;是黄河支流沁河 丹河等水系的发源地,是南水北调的中部地区水源应急调援区。因此,请珍惜我们的南太行!!!
跋山涉水访太行
站在山顶俯瞰我居住的城市
我常常一人单车进山
位于河北省邯郸境内东太行的京娘湖
河北金山嶺长城日出
位于河北涞源的白石山
佛光普照——位于山西省壶关县的观音湖
日出宝峰湖——位于太行山与黄土高原接壤处,我的故乡襄垣县。
河北省野三坡景区
位于邯郸境内娲皇宫全景
谁言彩练当空舞 我道红叶羞太行——拍摄于东太行
无孔不入的小溪——拍摄于青天河
南太行偶遇
上吻蓝天 下跌山涧——拍摄于新乡市辉县八里沟景区
水与青苔为伴——拍摄于山西省八泉峡
南太行偶遇
南太行偶遇
淇水之源,鹤壁市桑园小镇
掛壁公路——拍摄于万仙山景区
沁水岸边古堡
日出南太行
位于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河北涉县太行山中的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旧址。1946年一一1947年家父曾在此工作过。
抗战时期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河北涉县太行山中
红逗峡瀑布——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太行山中
山西太行小村窄相村第一次学拍星轨
东太行环山步道
东太行 京娘湖
太行雪乡——拍摄于轿顶山
南太行偶遇
太行支脉——高山牧场历山顶
和同学一起游太行峡谷
青天河
独钓青天河
南太行水乡——九渡
南太行葫芦寺拾趣
太行小溪——横河,拍摄于山西省阳城县
冬日出太行
南太行小村——磨石坡
独
太行秋韵
南太行水乡——武家湾
南太行自然保护区
南太行小溪
珠玉落潭
南太行的青龙峡
位于南太行的千年古寺——圆融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5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