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阿里有毒,那么本人也算一个中毒比较深的。这是第六次进藏,前二次自驾完成了青藏线,阿里南线(新藏线),川藏南线,川藏北线和滇藏线,这次选择走唐蕃古道进藏,游阿里大环线。唐蕃古道传说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这条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拉萨,全长3千余公里。
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亦有丝绸南路之称。这条进藏线的优点是景美,缺点是海拔高。从南京至西宁,经玉树进入西藏囊谦县、类乌齐县、丁青县等到达那曲,过尼玛县,改则县至狮泉河,然后经扎达,仲巴,日喀则,江孜到达中不(不丹) 中印边境的亚东县,再过山南从川藏南线、滇藏线出藏。
如果说西藏是世界屋脊,阿里则是世界屋脊的屋脊。看似不适宜人居住,却曾孕育象雄、古格王朝辉煌的文化;以高寒著名,而又偏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这里相聚,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在这里发源。这里是海拔最高,离天最近,云层最低的地方,这里大地辽阔,雪山延绵,湖泊空灵。走进西藏,走进阿里,面对千里茫茫的荒原,感受旷野之美,心中满是虔诚与敬畏之情。
岗仁波齐峰
加桑康拉雪山和冲巴雍措
岗城达雪山
卓木拉日雪山和多情措
普莫雍措
9月14日,5点从南京出发,17点50分到陕西省泾阳县
一年一次休假,一夜无眠,约的朋友老张要晚二天出发,约好第二天晚上到西宁机场接他,早晨5点略过就从家中出发。一天跑1000多KM有过多次,出发早,就考虑破一下自己的日行记录吧,进河南开始有雨,还算顺利。17点40到泾阳宾馆,实际跑了1116KM。
实际行程1116KM。不知怎么搞的,快到泾阳县城时高德还让跑了一段国道。
9月15日,6点30从泾阳县出发,17点到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
今天行程大约800KM,还算轻松,不过隧道多,限速低,吃到了此行第一张罚单。罚3分一百元,原因是实线变道。交警罚我的理由是隧道变道,实际我是进隧道前三百米左右变的快车道,担心慢车道上有重车,隧道不变道。监控显示进隧道前和出隧道后不在同一车道。其实摄像头安装在隧道前三四百多米和隧道后五六百多米的地方,为了罚你,摄像头后和摄像头前划了实线。无语!
9月16日,8点20从海东市出发,中午到青海省龙羊峡镇
选择在龙羊峡镇待一晚主要有几点考虑,一是龙羊峡镇海拨在2700米左右,适应一下高原,二是龙羊峡水库有冷水三文鱼(淡水鳟鱼),来尝尝鲜,三是来看看清清的黄河水(它处黄河上游)。下午游玩龙羊峡水库,回程感觉有高反,走路吃力,可能昨晚俩人HIGH过了点,老友相见,夜酒喝到近一点。
9月17日,7点20从龙羊峡镇出发,17点50到玉树市
尽管大部分在高速上跑,但在高原上,冻土路段多,许多路面有损坏,限速80KM/小时,加上不时有雨有雪,到玉树已不早。安排好住宿,打车去格萨尔王广场,“上车不打表,到广场10元”,开车的藏族青年接着说:“玉树市区全是十元”。
嘉那玛尼石经城,也称新寨玛尼堆,位于青海省玉树县境内,海拔4000多米,这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的玛尼堆。玛尼堆藏语称"多崩",意为"10万经石"。
新寨玛尼堆的经石据说已达20亿之多,这些经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如同桌面,小的仅如鸡蛋。上面均镌刻着佛像或经文,最常见的是藏文六字箴言。
9月18日,7点30从玉树市出发,19点到丁青县
本次自驾的遗憾:第一是昨天天气原因,放弃了沿G0615去看阿尼玛卿山的计划;今天G317路面损坏严重,好多路段在修路,***影响了行进速度,高德导航又出错,导向孜珠寺的路是一条一般城市SUV不敢下的土路。根据网友介绍,过觉恩乡开始找去孜珠寺的路口,差不多10公里的样子左边有一个路口,路标标的是“桑多”。这时,时间已下午5点多,一算,如果上山今天一定得走夜路,加上天空不时有雨,俩人商量后决定放弃了孜珠寺。快到丁青县城时找到了经当堆乡、热玉乡到边坝的X503县道。并向从这条道开出来的藏族师傅了解路况,新铺装路面,已开通了班车,计划是明天从这去萨普神山。
9月19日,7点30从丁青县出发,19点到那曲市
原计划是从丁青县往萨普神山的,晚上一查天气预报,未来二天比如县有雨有雪又有雾,只有放弃萨普,直接往那曲市。没曾想,这一天竟是此行最危险最痛苦的一天。早晨从丁青县出发,不久到了斜拉山隧道口,见前面有几辆车在等待,就停在他们后面,见没动静,就下车打听要等多长时间,前面车上下来一人,告诉我:国庆隧道才通车,现在只有翻垭口,他们是在这做工程的。
斜拉山下起暴雪。由于大雪,斜拉山垭口具体在哪也没看到,不过资料显示垭口高度为海拔4874米。
下了斜拉山垭口后的情形。斜拉山隧道9月30日正式通车。以后不会再有翻越斜拉山的机会,这种经历也是终生难忘。
到那曲后,按惯例,先加满油,在车上没什么感觉,下车后,居然发现,每一步变的那么艰难,严重高反。记得四年前的今天,从格尔木当天开到那曲,也没感觉什么。住下后不想多走一步,就在饭店二楼用优惠后108元/位的自助餐,连取食也变得是件吃力的事,还好有老张帮忙。用餐过程还担心自己会从椅子上倒下来。老张也感觉头痛,高反了。草草吃了点就回房间休息,是路途受到惊吓还是体质下降?好在房间有富氧设备(给房间增加氧气),第二天起来感觉好了不少,俩人商议后决定按计划往大北线(G317延长线)出发。
9月20日,8点30从那曲市出发,17点50到尼玛县
辛苦总有回报,今天踏上了西藏“一措再措”的梦幻之旅。在西藏,“措(错)”是湖泊的意思,而“雍措”可以理解为碧玉似的湖。1500多个大小不一、景色各异的湖泊,错落镶嵌于西藏的群山莽原之间。
对自己有纪念意义的路牌。G317往阿里大北线的延长线,近年刚修好通车,路平坦又没车,开车感觉一个字“爽”!可惜限速60。这一路太美太漂亮!要走大北线的赶早,要不了二年又要修路。(高原冻土多,路面容易损坏)
沿途随拍,漂亮的山体
巴木措。巴木措又为布喀池,意思是勇士湖,亦称巴木措。位于班戈县城以东,依偎在纳木措不远处的姐妹湖 。海拔4555米,面积180平方公里,湖区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0~2℃。
错愕,是色林措的卫星湖,紧挨着色林措。湖面海拔高度4562米,湖水面积约244平方公里,湖水按矿化度分类为微咸的淡水湖,湖内水生植物在各鸟岛周围生长茂盛,鱼类资源丰富。
恰规措。又是一个漂亮的湖,静静依偎在高山草甸之间
达则措和玉雄雪山。达则措,又名达克次湖、达格济措,藏语意为虎顶湖,深咸水湖,位于西藏尼玛羌塘高原北部
达侧措湖畔的藏羚羊。
9月21日,8点15从尼玛县出发,游文部南村,19点到改侧县
昨晚住宿时问了一位刚从措勤县方向过来的游客,尼玛到文部已经全是铺装路面,到文部南村只需要1个半小时,文部南村到措勤还是原来的土路。如果说阿里北线是梦幻之旅,那么文部北村至文部南村就是梦幻之中的梦幻了。如果有天堂,这里就是仙境之一。
当穹措,位于去文布南村的路上(文部北村旁),就这样和我们不期而遇。它像一块自天际间坠落的翡翠,静静的镶嵌在群山之中。相传第四世纪时期,与当惹雍错在同一个湖盆之内,因地质变化分开,因而有小的“当惹雍错”之称
一只掉队的小精灵
从尼玛县城驱车近150公里左右,奔文布南村,当惹雍措快到了。
当惹雍措,最为偏僻,最为神秘,也最为令人莫名悸动。老西藏或者初次入藏的旅行者,都对当惹雍措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怀。当惹雍措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
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湖面海拔4600米。唯南岸达果雪山东侧有一缺口。达果雪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这样的雪山形态美的让人词穷!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
在文布南村看当惹雍错。
文部南村,不少村民的门口停着汽车。
文部南村。文部南村的房子多是用石头搭建而成,房门很小,差不多只容一个人进去。
通往古象雄遗址的土路。象雄国,是古代横跨中亚地区及青藏高原之大国,古象雄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辉煌而灿烂的远古文明,是象雄文明真正的源泉。雍仲本教就是由古象雄的王子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所创。
在文布南村看当惹雍错,藏民屋顶的国旗特别应景。国庆70周年庆典之际,我们在藏区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漂亮的山体(当惹雍措回当穹措途中)
又与当穹措相遇。
当穹措。不同的角度,湖色不同。据说当穹措的湖色本来就是一日三变。
回程看到不同色的当穹措
当穹措旁的文部北村
奔跑中的藏野驴
可以开到120码的新路。这二年祖国的基础建设真是突飞猛进。我们是幸运的,路刚铺好,说不定哪天圈起来收门票了。
洞措。又是漂亮的一措。
9月22日,9点10从改侧县出发,17点50到狮泉河镇
今天是比较轻松的一天,路程相对短,又是往低海拔走,这几天高反的折磨,使我们放弃了计划中的到班公湖住宿,决定直接往狮泉河镇。这样,今天、明天的行程全轻松一些。
晚上又下了一场雪。已记不得是第几场雪了,高原气候多变。
又经历了一场冰雪,路旁右边是防冻土装置。
高原澄澈的天空,是西藏最明亮的背景色,蓝得那样晶莹剔透,那样纯净美好。
不经意间,路旁出现一群藏原羚
又是一群藏原羚
拉近些
白色屁股的心形图案。藏原羚与藏羚羊的最容易区别之处。
又见一群藏野驴
雪中落单的一对藏原羚
达绕措。
美丽的措,蓝得令人窒息,静得让人沉醉
别若则错,长21.1公里,最大宽16.9公里,平均宽11.60公里,面积244.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59米,水深31.7米,湖水湛蓝,湖心透明度达7.2米。
聂尔措,盐水湖。多漂亮的色彩。
牦牛成群
自由自在的野马。拍摄野生动物,大型的,野马或者(野)牦牛,你能明显感觉到它们非常不满你的接近,发出低沉的嘶噪声并离开。而小型的,藏原羚或各种鸟类,一见你接近就会跑开或飞走。接近藏羚羊就更难,它们一般会远离公路。
赤麻鸭
飞翔而去的赤麻鸭。
狮泉河镇
进西藏以来第一顿有滋有味的饭菜。其实,在那曲市应该吃的不错,可惜身体原因,没吃出味来。
9月23日,9点15从狮泉河镇出发,14点45到札达县
进西藏后路程最短的一天 ,250多公里,没想到还要翻越5000多米的达板,本次旅程的其中一次险情就出现在上山的途中,反向车道有一小车弯道实线超车,好在我见反向有车过来,已放慢速度,及时发现反向有车占道,刹停了车。好险!另一次发生在加查县附近,也是有一小车弯道实线超速超车,好在路面略宽,我让过了来车,更险!你说驾车去西藏危险不危险?翻山越岭,悬崖、峭壁,落石、泥石流、塌方、暴雨暴雪时有发生,其实天灾发生概率并不高,避开雨季,避开极端天气。但人祸难防,十次事故九次多违规,极少是车辆故障和自然灾害。因此在敬畏自然的同时,我们更要敬畏规则,有规矩才成方圆。
这次进藏,四五千米以上的高山垭口,我们翻越了几十个,车行上几十个拐的山路不计其数,(七十二拐其实算好走的山路)一路艰辛,收获一路美景。不过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险路都通了隧道,天堑变通途。
奇妙的山体颜色,好美!
彩色山体
位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扎达土林属第四纪次生构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经漫长时期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遍布整个扎达县内。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
但见高平的山体从上到下被纵向切割侵蚀出一条条深深的沟壑,在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低错落、千姿百态的土层就这样展现在眼前,颇为壮观!
前往古格王朝遗址
札达,这就是西藏
巍峨的古格王朝遗址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古格王朝遗址的红庙
古格王国最让人好奇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发达、灿烂文化的王国,在300年前如何突然神秘消失,留下了空无一人巨大城堡和灿烂辉煌佛教艺术?
从古格王国遗址俯视远方
狮泉河畔。一直想找机会拍银河的,狮泉河畔一广场晚上就能拍到银河。当然,古格王国遗址旁边拍银河就更漂亮。饭店老板说,你们晚上十二点后到广场就能看到银河。十二点后?又是高反,又感觉累。放弃!
9月24日,7点20从札达县出发,19点到仲巴县
昨晚是进藏后睡的第一个好觉(札达县城海拔低于4000米),考虑今天行程七百多公里(计划赶到萨嘎县),天没亮就出发,拍到了土林的日出。
土林日出。加梅德峰(Kamet ),也叫卡美特峰,海拔7761米,是印度第三高峰。
清晨的土林
冈仁波齐,山顶高度6656米。是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普兰县。西藏不缺神山,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四大教派,却都把冈仁波齐视为神山之首。
再一次来到玛旁雍措,留个影。
玛旁雍措: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意思为“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位于阿里普兰县附近,面积33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
玛旁雍措
冈仁波齐峰,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而且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藏民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我两次来普兰都有幸看见了峰顶。
玛旁雍措
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
拉昂措,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湖玛旁雍错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
雅江源旁漂亮的沙丘怎么变成这样?四年前,路过这里的游客都喜欢在这里拍照、玩沙。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曲,是雅鲁藏布江的正源。四年前拍的沙丘,多漂亮!
不知所措
又住仲巴,很无奈。计划是到萨嘎县住宿的,仲巴海拔高、住宿费又贵,大多数人选择住萨嘎县。札达县出来一路游玩时间占多了点。
9月25日,8点10从仲巴县出发,19点40到江孜县
计划是去岗巴县的,想看曲登尼玛冰川(东西圣湖),想给喜马拉雅山脉每座雪山取个漂亮的名字。但考虑到去东西圣湖要步行好几公里山路,岗巴县海拔高(4500多米),俩人的体能不一定跟的上,加上老张一听说岗巴最好的神水宾馆连独立卫生间也没有,坚持改道。
优美的山体
浪措,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境内,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湖面海拔4300米,面积12.1平方公里。一眼望去犹如睡美人一般静卧在山地之间,美的端庄,美的秀丽,美的静谧!
再一次路过江孜古堡。它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白居寺对面的悬崖峭壁上,山顶海拔4187米,现有大小房间193间,存古建筑7064平方米。
9月26日,8点多从江孜县出发,17点回到江孜县
今天又是一场梦幻之中的梦幻,一不在意,又入仙境。早晨离开江孜往康马方向,过康马不久,路旁有路标指向冲巴雍措,新铺装路,很平整,开80多码,老张还问我怎么开那么慢,他没感觉到。大约有十几公里路,途中要过一小村庄。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座雄伟的雪山,岗城达雪山。
冲巴雍措旁的岗城达雪山,山背面是不丹。
岗城达雪山,拉近些,冰川清晰可见。
加桑康拉雪山
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一个群山环抱、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美丽而神奇的淡水湖,她就是被当地人誉为“天使的泪滴”的神湖冲巴雍措。冲巴雍措,位于日喀则市康马县萨马达乡境内,距204省道30公里。湖区雪山高耸,山谷纵横,景色十分迷人壮观,湖面平阔,湖水翠绿,湖面约有24万平方米。
两只藏原羚闯入了车道。
多情措,又名多庆湖。是由降雨和冰雪融水补给的高原湖泊, 它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帕里镇境内,距亚东县城约60公里。
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深处,碧绿、蔚蓝、绛红等多姿色彩构成的画面,与皑皑的雪山相依相伴,多情措美得让我们感觉特不真实
多情措将众多雪山倒影在湖中,云飘雾起时,卓木拉日与多情措遥相顾盼,日出日落时,雪山与湖水熠熠生辉。
卓木拉日雪山,民间传说是与珠峰并列的七仙女之一,山势险峻,海拔7326米。位于亚东县帕里镇境内,距县城50公里,距日喀则市250公里,拉亚(拉萨-亚东)公路穿过山脚下。
不同的角度看卓木拉日雪山。卓木拉日在藏语里就是女神山的意思,最富盛名的珠穆朗玛峰列女神第三,虽然海拔高,却还要叫卓木拉日为大姐。
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
曲美雄谷抗英英雄纪念碑。1904年,1400余名守关藏族军民在此阻击侵华英军,英军屡攻不克,后以假装谈判的阴谋得逞。千余藏族军民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气贯长虹。200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为纪念抗英100周年而立。
换一个角度看卓木拉日雪山,更美
黑颈鹤,又看到了,前一次在多情措距离远了点,没拍清楚。
黑颈鹤,又称藏鹤、雁鹅、黑雁。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嘎定线上的嘎拉措
秋收的季节,蓝天白云,远处的藏寨,地里收获的青稞,以及田边的藏红花,浓墨重彩,构成了一幅自然天成的绝美画面
嘎定线上,远处是喜马拉雅山脉。
康马与岗巴之间的一个不知名山口。岗巴没去成,看时间还早,走嘎定线往岗巴方向,看能否看到喜马拉雅山脉,给每座雪山取个漂亮的名字。走了五十多公里,由于云层变厚,只看到一座还没拍清楚。嘎定线,新铺装路面,但不知何故,许多路面被挖开,在修路。
少岗摩崖石刻,位于康如河南岸,长40余米,高约10米,巨大的石壁高出地面约0.30米—10米左右,凿刻技法为阴线雕刻,刻痕浅平,粗细均匀,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9月27日,7点30从江孜县出发,经推瓦村18点到山南市
今天经过的第一个景点是卡若拉冰川,时间尚早,还没人拦车收费,满拉水库没停留。往洛扎方向,当开上波拉山垭口的时候,普莫雍错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非常壮观,震撼的是湖的周围被雪山环绕,特别是东南方向,几座巍峨高耸入云的雪山屹立在湖边。
卡若拉冰川。这是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只有三百多米。 从羊卓雍错出来后,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来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巨大的冰川虽然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幅巨大的唐卡挂在天空熠熠生辉。不得不提到的是,当年拍红河谷电影时,为了镜头中的真实感,卡若拉冰川被生生用炸药炸出了一个三角缺口,对冰川造成了永久不可弥补的伤害!
普姆雍措,人称中国的“贝加尔湖”。普莫雍措位于西藏山南洛扎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离拉萨210公里,海拔5010米。“普莫”,藏语意为“少女”,“雍措”意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
美丽的普莫雍措,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澈、安静。在湖边屹立着一座巍峨高耸的雪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山:库拉岗日。库拉岗日海拔7538米,巍峨壮美。与普莫雍措互为衬托。
普莫雍措东面的蒙达岗日雪山
卡热疆雪山(左),库拉岗日雪山(右)
普莫雍措东南方向的库拉岗日雪山
普莫雍措东南偏东方向的卡热疆雪山
推瓦村尽头的寺庙。刚拍了这张,一位喇嘛出屋挥着手、不客气叫不要拍。我想,肯定是我们的游客打破了他的宁静,或什么不文明事得罪了他(据说就一位喇嘛)。
普姆雍措湖畔有一个藏族村落,叫推瓦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落,平均海拔5070米。雪山、蓝天、白云、草甸、湖泊、牦牛、寺庙、经幡,这里聚齐天堂的一切要素。
从普莫雍措东面看拉轨岗日雪山的主峰-宁金抗沙峰
清澈见底的湖水
清晨,湖田湛蓝一色,山湖圣洁一体。普莫雍措,是央视第三极纪录片与日本 NHK 电视台唯一同时拍摄过的西藏湖泊。阳光折射下,才能看到最蓝的措。
又见藏原羚
时隔四年再见羊卓雍措,也是第三次见羊湖。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西藏三大神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
羊卓雍措湖畔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羊湖旁的斑头雁一家
又是一对斑头雁
斑头雁起航了。
不一样的羊湖(从岗巴拉山回望羊湖)
从拉萨去山南的路。公路两旁的榆树,很有特色。
西藏又开通了另一条不收费的高速,从拉萨到山南。
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
桑耶寺
桑耶寺的转经长廊
桑耶寺
桑耶寺的白塔
桑耶寺的绿塔
桑耶寺的黑塔
桑耶寺的红塔。四色佛塔,这在西藏是独一无二的。
9月28日,7点30从山南市出发,近21点到林芝
今天经加查县的拉姆拉措往林芝,高德地图显示10小时30分,实际难跑到。到林芝已近九点,计划中的石锅鸡变成了羊杂汤(出门吃晚饭已过九点半,不想多走一步,就近用餐)
建在山崖和雅鲁藏布江上的新路。
脚下雅鲁藏布江江水涛涛,有些路面离江面很高。
从山南去拉姆拉错的崎岖山路上,有一片野生猕猴保护区。
偶遇猴妈妈带着猴宝宝在格桑花丛中,很是可爱
建设中的林拉铁路
拉姆拉错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湖,它静卧在群山之间,从山顶上看小的像掌心。传说有缘人从湖水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
回望停车场。拉姆拉措海拔5400米,盘山道几十公里到达停车场,还要徒步几百米山路才能到达观景台,这可是比珠峰大本营还要高的高度,对于我们汉族旅行者来说,这几百米绝对是勇敢者的距离。
拉姆拉措登山道。就登到这里,大约1/3位置。老张的膝盖旧伤复发,痛的不能行走,他说他休息一会,叫我上去,他在原地等我。从这里上去来回大约需一小时多,天上下着小雪,考虑再三,放弃。深感遗憾,但要学会放弃。自驾那么多次,这次是放弃最多的,2015年放弃了桑耶寺,这次还是如愿了。
拉姆拉措,被群山环抱,犹如莲花瓣捧奉起来的花心,如处子般珍贵。拉姆拉措虽然不是西藏最美的湖,但却是最神的湖泊。每有高僧圆寂,就有专人来此湖泊观象,根据湖面倒映的景象,寻找转世灵童。在藏传佛教的转世活佛的寻找上,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关了一扇门,又开了个窗。下山途中遇到了一大群岩羊
对着我们的照相机镜头,岩羊旁若无人的低头吃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还摆了个POSE
与野生动物最近距离的接触了。
崔久沟是山南地区雅江北岸八大风景秀丽的沟谷之一,也是前往拉姆纳措神湖的必经通道。沟谷全长不到100公里,但河水落差却在2000 米左右。其上游为雪山、湖泊、草原风光。沟里溪水潺潺,风光绮丽,美不胜收。
崔久沟中的瀑布
9月29日,7点20从林芝出发,17点20到八宿县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计划中今天是从林芝往察隅的,准备走第七条进藏线BCC到云南,为此车上还装了二条备胎。可能是经过斜拉山风雪的惊吓,老张死活不想走BCC,还从网上为他不走BCC找了不少理论支撑,一路上没能说服他,只有选择重走滇藏线。
从色季拉山回望林芝,还是那句话“I WILL BE BACK”!
下色季拉山途中,这天气,南迦巴瓦峰是无缘了。
通麦天险的三座桥,三段历史。通麦现在已无天险。幸运的是我曾经走过中间的老桥。
又碰上武警战士封路,在“修”路,走G318就怕这。一封就是半小时。
G318风光
今天第二次碰到武警战士“修”路,一“修”又是半小时。
八宿县。本想赶到邦达镇住宿,这样第二天就能到达飞来寺住宿。二次封路,再过七十二拐就太晚了,只能停留八宿县。
9月30日,7点20从八宿县出发,18点到盐井
今天算得上翻越五座大山,G318的七十二拐(业拉山),东达山,觉巴山,乌拉山和G214的红拉山,其实这几座山加起来,应该是G318G214目前最险的路段了。现在的BCC除了路面差一些,危险程度应该相差不多。本人没走过BCC,不对之处请大神们指教。
新建成的怒江大桥。前三次是从左边老桥过的,老桥单向放行,有武警把守。当年建老桥时还牺牲了不少解放军战士。
G318路段,还是有点险。
翻过了业拉山后,俯视邦达镇。
第三次过东达山,留个影。
到达芒康。在芒康,G318与G214分道。
漂亮的芒康县城
第二次过红拉山,留个影。二年前的春天过红拉山是在云里雾里过的,何时过的垭口也不知道。
下面的行程比较轻松就不上传照片了,简单介绍下行程:
10月1日,7点30从盐井出发,15点到香格里拉市
10月2日,7点30从香格里拉市出发,18点到云南省安宁市
10月3日,8点从安宁县出发,18点40到贵州省余庆县
10月4日,8点从余庆县出发,18点40到湖北省大治
10月5日,8点从大治市出发,18点到南京
本次出行22天整,全程12470KM。感谢小白马任劳任怨,没有怨言。感谢高德地图,至少95%以上是正确的。感谢老张一路相伴!
BY 爱卡汽车卡友:SXZ19881
想看该卡友更多用车内容,想与该卡友进行沟通交流,可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精华】神山圣湖--单车独驾阿里大环线完成第六条进藏线的深度解毒之旅_爱卡自助游论坛_爱卡汽车移动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56106.html